作為蓼科家族裡的另一成員,屬於多年生匍匐草本,之所以叫頭花蓼,是因為這種植物開着頭狀花序,莖稈上頂着1個或2個小腦袋(單生或成對),花梗極短,花兒形似一顆顆棒棒糖,花球上無數小花花。花色初期為白色,慢慢變成粉紅或顏色更深。葉子超級有辨識度,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尖,深綠色的葉子上自帶大V的圖案。在上海花期從6月延續至12月。
作為一種野花,生長極為強健,病蟲害極少;耐熱,夏天可耐35℃高溫,容易度夏;耐寒,-15℃以上可露天過冬,冬天地上部分會枯萎,來年春天重新萌芽生長。
說到頭花蓼的藥用價值,它在中藥界被叫為“四季紅”、“滿地紅”,是苗葯中的道地藥材,還可以做食葯同源的葯膳。作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頭花蓼全草入葯,具有解毒、散瘀、利尿通淋等多種功效,是貴州重點發展的“六大苗葯”和重點培育發展的“七大中藥產業鏈”品種之一。也是國家醫保乙類獨家劑型產品、威門葯業拳頭產品熱淋清顆粒的唯一原料。歷史上很早就發現了頭花蓼的藥用價值,清代貴州地方文獻就記載到:“花赤,葉圓而紫,味微苦而澀,仲苗好採藥用之。”
超長花期的頭花蓼,歷經白霜酷寒,依然美麗如初。盛花時花量驚人,可以將地面直接鋪成粉色花毯。在園林應用中,可作為家庭綠化的地被點綴,也可用於垂直綠化、屋頂花園,或者種植於戶外,形成野趣的花海景觀。
素材來源:上海市綠化和市容宣傳教育中心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