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想象不到藍鯨的肺活量既然可達到5000升,更讓人想象不到的是,藍鯨一次性可以排出2噸左右的糞便,而這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卻是一場大自然的饋贈。
藍鯨
它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
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
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
儘管它的體型巨大,導致行動緩慢,但是它的尾巴特別的靈活,前進時速高達28公里。
藍鯨的身軀非常的巨大,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都可以在它的舌頭上站50個人。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差不多小汽車的大小。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等。
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和“大力士”。
每隔10~15分鐘它就會露出水面呼吸一次,肺活量可達到5000升。
當浮上海平面呼吸時,更能噴出一道9~12米高的垂直水柱,猶如“海上噴泉”,就算你遠在幾千里外都可以看到,同時還發出猶如火車的氣笛一般響亮的聲音,人們稱之為“噴潮”。
被稱為:海中優雅的大胃王
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是藍鯨絕佳的棲息地,藍鯨通常以浮游生物和磷蝦為食。
藍鯨的胃分成四個。
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隻,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
由於南鯨每次的進食量太大,以至於它在排泄的時候也非常的震撼。
一旦它排泄的時候到了,在半徑50米範圍內,海水就會轉化成另外一種顏色,其他的魚類紛紛不敢靠近。因為它排出來的糞便重達兩噸,在此範圍內這是一種“有味道的海水”了。
藍鯨糞便有何作用?
鯨的糞便不僅有防禦作用,同時還營養豐富,是海洋的天然肥料。
可以幫助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對改善海洋氣候和全球變暖起到促進作用。
由於藍鯨食用的是磷蝦,正是這讓鯨類成為了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藍鯨糞便主要由消化了的磷蝦組成,富含大量鐵和氮,可以刺激細菌和浮游植物的生長,並為魚類和磷蝦提供充足食物。
研究調查顯示,鯨的糞便給海洋的表面水域帶來了營養供給,通過刺激浮游植物的生長可以為魚類和磷蝦提供更多的食物。
同時,浮游植物還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為控制全球變暖出一份力。
不僅如此,研究中還發現,鯨的糞便中鐵元素的含量是海水中鐵元素濃度的1000倍以上,所以鯨不僅是海洋循環系統的生態工程師,還是工程師中的“戰鬥機”。
說白了,藍鯨的糞便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對海洋生物那麼簡單,對大氣環境更是如此。
在上面我們說了,它可為控制全球變暖出一份力。
據了解,由於全球變暖,加拿大哈德遜灣的浮冰在夏季快速消融,生活在這裡的北極熊不得不上岸生活,因為無法靠近海洋捕食海豹,北極熊正面臨挨餓的威脅。
可以說,地球氣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複雜系統,因其隨機性和無序性令人難以理解,但我們在此要更多地了解它們以及保護好地球。
再回到鯨魚,20世紀初在世界上幾乎每片海域中都可以看到藍鯨,那時候它們的數量相當得多。
可是40年後呢?
它們面臨著什麼?
被捕鯨者的獵殺使得它們幾乎滅絕。
直到1966年其被全面保護。
隨着捕鯨的結束,藍鯨的數量開始緩慢回升,2014年估計其數量在10000至25000頭之間。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藍鯨列為紅色“瀕危物種”。
但是呢,又一種污染進入了海洋中。
人類社會的垃圾進入海里對海洋造成污染,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
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掩蓋了藍鯨的聲音,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這些都導致了藍鯨族群的數量下降!
因此,在此時我們應該呼籲大家保護海洋生物以及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