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方公里20000條蛇!大連蛇島為何有那麼多毒蛇,還越來越兇猛?

文|科學蟲洞

在遼寧旅順口區西北部的渤海中,

有一座神秘的孤島,

島上全是毒蛇

它就是大連蛇島

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

卻生活了20000條黑眉蝮蛇

這就讓人納悶了,

不與大陸接壤的海中孤島,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條毒蛇呢?

它們又是如何在大連蛇島上活下來的?

01蛇島蝮蛇從何而來

大連蛇島隸屬於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很久很久以前,它還不是島,而是一座座小山峰。

那時,小山峰們與陸地相連,

冬暖夏涼、草木繁茂,

吸引了很多動物來到這裡繁衍生息,

山上就成了動物的樂園。

後來,造山運動發生了,

一瞬間天塌地陷,

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被海水隔開。

小山峰的四周都變成了海洋,

小山峰本身則變成了孤島,

也就是大連蛇島的雛形。

孤島剛形成之時,

島上的日子還沒那麼難挨,

但形式很快就急轉直下。

食草動物們缺乏食物,

沒有力氣逃跑躲藏,

無奈成為食肉動物的腹中餐。

吃光了食草動物後,

食肉動物開始自相殘殺,

隨後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

本來生態盎然的動物天堂,

變成了死氣沉沉的荒島。

但是孤島的生物卻並未完全消失,

一種爬行動物從岩石縫裡爬了出來,

它就是黑眉蝮蛇。

黑眉蝮蛇成了孤島的主人,

在這座面積只有0.7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存活至今,

島嶼因此被稱為“大連蛇島”。

也就是說,島上的蝮蛇是本來就有的,

不是孤島形成後才從其他地方過來上島的。

02黑眉蝮蛇吃什麼

在島上動物們廝殺的時候,

黑眉蝮蛇躲了起來,肚子餓了就忍着,

慢慢地擁有了極強的抗餓能力

當然,忍着飢餓並非長久之計,

幸運的是,在春秋季節,

會有候鳥停在蛇島上。

每年春秋兩季,

都會有候鳥在蛇島歇腳,

落在岩石上、樹枝上。

潛伏着的黑眉蝮蛇,

利用它們的頰窩感知獵物,

等待候鳥靠近自己時,

便像閃電一般竄出咬住對方,

毒牙中注射出致命毒素。

黑眉蝮蛇體型不長,最長的只有1米多,

但它們毒液的毒性非常可怕。

1克黑眉蝮蛇毒液可毒死1000隻兔子,

0.1克蛇毒可致人死亡。

因此被毒液攻擊的候鳥,

很快便撒手人寰了。

之後蝮蛇就可以開始享用美餐,

不過它們能吞吃的鳥類也有限,

最大能吃下的就是鵪鶉

黑眉蝮蛇擁有強大的耐餓能力,

一頓飽餐,可以堅持好幾個月不吃東西。

此外,島上的黑眉蝮蛇還演化出了夏眠的習性,

是世上唯一一種既冬眠又夏眠的蛇,

這有助於它們降低新陳代謝,減少能量消耗。

靠着候鳥的饋贈和自身的特性,

黑眉蝮蛇在大連蛇島上生存了下來。

03幾經磨難後重煥生機

當然,島上的生活也不是永遠安逸的,

有些蛇如果一隻候鳥都吃不到,就要被餓死。

島上還存在蛇鷹之戰、蛇鼠之戰

鼠是跟隨近島漁船上島的褐家鼠

為了更好地生存,

蛇島蝮蛇也就變得越來越兇猛

此外,大連蛇島還經歷過或人為或天災的磨難。

1937年,日軍侵佔遼寧大連,

偷偷從蛇島擄走了7000多條黑眉蝮蛇;

六七十年代,我國民間謠傳蝮蛇泡酒有治病功效

蛇島蝮蛇被濫捕濫殺泡蛇酒,數量減少。

1958年,蛇島還發生了森林火災

島上的許多蝮蛇都葬身火海之中。

所幸在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後,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

蛇島的蝮蛇由國家來保護。

此後,也湧現出許多兢兢業業的護蛇人,

他們堅守在條件艱苦的蛇島上,

給蛇做“人口普查”,

記錄蝮蛇的捕食和繁衍情況。

蛇島蝮蛇能忍耐飢餓,但不耐渴,

為了保障蝮蛇不受乾旱之苦,

護蛇人特地在島上打了一口十米深的井。

保護區建立之初,

傷痕纍纍的蛇島只剩9000多條蝮蛇;

經過護蛇人的努力,

蛇島蝮蛇數量逐漸恢復,如今大約為20000條

————————————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