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資訊|我國成功發射“一箭三星”;我國科研團隊發明幽門螺桿菌單細胞精準診療技術

●《自然》雜誌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一國際科研團隊關注了癌症研究中循環癌細胞脫離原始腫瘤發生轉移的相關問題,通過對30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和小鼠模型研究發現,當生物體處於睡眠狀態時,腫瘤會產生更多的循環癌細胞。與白天離開腫瘤的循環癌細胞相比,夜間離開腫瘤的細胞分裂更快,因此形成轉移的可能性更高。(來源:科技日報)


●據《化學通訊》雜誌22日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嗅覺傳感器,能夠通過分析呼吸中的化合物來進行生物識別認證。測試發現,與機器學習相結合,這種由16通道傳感器陣列構建的“人造鼻”對20個人的呼吸樣本進行識別,平均準確率超過97%。(來源:科技日報)


新華社發(邱立軍 攝)


●北京時間2022年6月23日10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五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組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來源:科技日報)


●6月22日,我國科研人員依託原創的臨床單細胞拉曼葯敏快檢系統(CAST-R),建立了單個細菌細胞精度、“鑒定-葯敏-溯源”全流程一體化的H.pylori診療技術CAST-R-HP,具有快速病原鑒定、精確葯敏表型檢測、基於單細胞全基因組支撐耐葯機制研究與精準溯源等優勢。(來源:科技日報)




來源:綜合自科技日報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