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2021年01月22日19:36:04 科學 1577

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說起人類歷史,可能要幾百萬年。幾百萬年前,人類的原始祖先南方古猿走上了智能進化的道路。經過漫長的進化,終於到了智人的階段。

智人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他們的生存時間距離現在大約有7萬年。智人經過不斷地努力走遍了世界各地,在5000多年前形成了原始的人類文明。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也明白,人類的歷史雖然長達百萬年,但文明真正形成的時間現在並不長,只有五千年左右。

在這五千年的文明中,真正引領人類飛躍的時間其實很短,只有幾百年左右,也就是人類走上工業化道路的時間。幾百年前,人類文明終於踏上了科技之路,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在此之前,人類文明的朝代雖然在5000年左右不斷變化,但文明的實力並沒有多大進步,仍然是手工業時代。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科技的力量無疑是強大的。在它的幫助下,人類文明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巨大的飛躍,這不僅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使人們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一萬年前,人類的祖先絕不會想到今天的人類文明會是這樣。

如果一萬年前的原始人穿越到現代,會認為自己來到了上帝的世界。因為在古人眼裡,現代社會所有的科技文明都只能用奇蹟來表達。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科學技術對一個文明的發展有多重要。

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們才在短短的幾百年里取得了現在的成就,所以很多人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期望。以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再給我們一萬年的發展時間,人類估計是無比強大的。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理論上是這樣的。我相信我的朋友們對人類過去一個世紀的科技發展有所了解。也許這種變化並沒有讓年輕人感到震驚,但是如果你問一些長壽的百歲老人,這一百年來最深的感受是什麼?相信大多數老人都會回答,就是科技發展這麼快,簡直不可思議。

我們用了一百年的時間奠定了各種基礎科學理論的基礎,比如相對論,質能方程等等。在基礎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人類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我們開始探索量子微觀世界。人類登陸月球,探測器登陸火星。人類飛得最遠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已經走出了陽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

這些都是人類短短百年成就的一部分,這些成就都是科技帶給我們的。所以只要人類繼續發展,一萬年後的科技實力是超乎我們想象的。可能那時候人類已經是星際文明了,生活在銀河系各處的行星上,甚至我們還能走出銀河系去探索其他星系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這一切似乎都很美好,那麼一萬年後,人類的科技會比現在更發達嗎?以上美好願景只是理論上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太多的變化,所以科學家們也對人類一萬年的科技發展表示了懷疑。

為什麼科學家會有疑惑?一萬年後,人類科技還不如現在?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一些預言,其中有一個是關於人類未來命運的。愛因斯坦原話如下:“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的是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武器是石頭。”

這個預言是什麼意思?事實上,它告訴我們,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最終將演變成核戰爭,而這種可怕的毀滅性武器足以徹底摧毀人類的科技文明,最終回歸原始文明。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那麼未來人類核戰爭的概率有多高呢?有些朋友可能會說,世界各國都知道這種武器不能隨便使用,即使將來發生世界大戰,大家也不會使用核武器。

這句話沒錯。核武器爆發的可怕後果大家都知道,在戰爭的早中期是不會使用的。但是,當戰爭升溫的時候,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存亡,誰會在意會不會毀滅人類?戰爭如此殘酷,人們往往是非理性的。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最終演變成核戰爭的概率很大,那麼會不會爆發新的世界大戰?很難說,但是從人類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來看,人類其實是一個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文明。自古以來,各種規模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即使在和平的現代,也沒有大的戰爭,但有一些小的衝突和小的戰爭從未停止過。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人類文明本身並不是完全統一的文明,地球上有20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為了資源和地盤發生戰爭是很正常的,隨着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武器的威力會越來越大,甚至在未來還會出現一槍毀滅一個星球這樣強大的武器。

可見,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充滿坎坷,不會一帆風順。除了人類內部可能發生的毀滅性危機,地球之外的各種災難也威脅着我們,比如小行星撞擊、超強的太陽爆發等等。

當然,只要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這些來自外太空的威脅是可以輕易解決的。如果人類科技一直順利走過一萬年,地球就不會受到太空各種自然災害的威脅,科技可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但即使人類的科技力量強大,一旦我們內部沒有了和平,對人類文明也是沉重的打擊,可能會直接把我們帶回原始社會,更重要的是,可能會讓整個人類文明從宇宙中消失。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探索史前文明的痕迹,在探索的路上,也發現了一些疑似史前文明留下的東西。比如1932年12月29日,一位英國冒險家穿越利比亞沙漠。當他走到一個沙丘的陰涼處時,他意外地發現前面的沙地上散落着許多奇怪的玻璃。

這些玻璃至少有一萬年的歷史了,科學家們對它們的形成做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得出了最有可能的結論,那就是核爆炸。如果這些玻璃是核爆炸形成的,那麼一萬多年前是誰觸發了核爆炸,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文明?

摩亨佐-達洛遺址是古代印度文明留下的遺迹,距今約4000年。這個網站上還有許多困擾科學家的謎團。據史書記載,該城一夜之間被毀,是什麼樣的力量造成的?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考古學家在廢墟中發現了46具相對完整的遺骸。經過對這些遺骸的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些遺骸大多有燒焦的痕迹,即死於瞬間高溫。與此同時,科學家也在廢墟中心發現了疑似爆炸的痕迹。實驗證明,在1400-1500℃下烘烤過。

它能讓一座城市瞬間高溫燃燒。科學家想到核爆炸。如果是核爆炸,誰在幾千年前或者幾萬年前用過核武器?史前文明還是外星文明?這一切恐怕永遠是個謎。

如果說幾千年前的核爆炸是史前文明造成的,那麼它們的消失可能與核戰爭有關,也許有些人後來倖存了下來。整個文明也從科技時代回到了原始時代,經過幾萬年的發展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類與鳥類的戰爭 - 天天要聞

人類與鳥類的戰爭

澳大利亞國徽上是兩隻動物,左邊那個是袋鼠,大家都知道,右邊那個有人會誤認為是鴕鳥,其實它叫鴯鶓,讀音ér miáo,北京動物園裡就有,長得很像鴕鳥,它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鳥類,排名第一的當然就是鴕鳥,因為它們長得太像了,所以鴯鶓也被叫做“澳洲鴕鳥”。1932年,根據《威斯敏斯特法案》,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國...
熱水和冷水一起放進冰箱,為什麼熱水能先結冰?物理學家終於有了嚴格證明 - 天天要聞

熱水和冷水一起放進冰箱,為什麼熱水能先結冰?物理學家終於有了嚴格證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圖片來源:Pixabay熱水有可能先結冰,但熱水先結冰也有點不太可能。撰文|王昱審校|不周一杯熱水一杯冷水,它們除了溫度,它們完全相同。把兩杯水同時放進冰箱,誰會先結冰?常識告訴我們應該是冷水先結冰,但1963年,還在上中學的坦桑尼亞少年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 天天要聞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蚊子雖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但是蚊子的泛濫,卻也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它們不僅叮咬人的皮膚,讓人感到奇癢無比,更關鍵的是,通過叮咬吸血還會傳播各種疾病。肆虐非洲地區的登革熱、瘧疾等,主要就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基於此,我們才會想盡一
神奇動物在山東①丨中華秋沙鴨 - 天天要聞

神奇動物在山東①丨中華秋沙鴨

編者按: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又到了候鳥北遷的時節。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越冬水鳥達到監測最高數量,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隨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變到一個新的領域,並重新定義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在過去幾個月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分享了關於 AI 如何影響工作的有趣見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報》採訪中,比爾・蓋茨分享了更多關於 AI 對工作影響的見解: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 天天要聞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作者孫夢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學“數字新聞業與新聞學”論壇暨《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