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2020年12月13日10:57:13 科學 1231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雖然人類隨着科技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面,可以延長壽命,但是這並不是無限,總有一個壽命的極限,那麼這個極限到底是多少呢?在人類的歷史上,有生物學家對於這個壽命的極限,進行過相關的研究和考察。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會存在死亡的情況?而決定我們人類壽命的其實就是基因,在所有動物體內的染色體末端上面存在這一種名叫"端粒"的蛋白質複合體,這種物質在染色體的傳播當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每當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進行分裂的時候,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變短一些。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最終端粒徹底消失,細胞也就會停止分裂,而細胞無法分裂,往往就會導致衰老和死亡,所以從生物學的計算方式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細胞的分裂,以及端粒的磨損情況來進行對壽命極限的預料。

所以早在1961年,著名的生物學家海弗里克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在處於極其理想的環境之下,端粒能夠供給細胞分裂50次左右,而最高的極限大約是在60次,而對於我們人體來說,大約沒過2.4年,細胞就會完成一次分裂,從而我們就可以得知,人體壽命的大約是144年,當細胞不在分裂之後,什麼也就停止了。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這是我們所說的第一種科學計算方式,而根據這種計算方式,人體壽命的極限大約是144年,人類無法進行突破。

而第二種方式,是採用的統計學的原理進行的,這兩個方式的本質就是通過大規模的收集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一些生命周期什麼的數據,在統計完成之後,就可以進行非常仔細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些關鍵性的因素,從而最終得出人類壽命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而我們通過對於這些哺乳動物生命周期的對比,最終發現了兩個關鍵性的特性,一個是哺乳動物的生長期,而另一個是性成熟期,對於這些哺乳動物而言,壽命往往是生長期的6倍,是性成熟期的9倍,而根據這樣的方式,從而也得出,人類壽命的極限大約在180歲左右。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從這兩種科學計算方式我們可以得知,整體的壽命極限,沒有超過200年,而且極限雖然有144到180不等,但是實際上,沒有人能夠活這麼久的時間,目前世界最長壽的人也只有122歲,這是因為這樣的極限計算,是處於非常理想的情況之下,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存在這太多的其他因素,這些因素會很大程度上的減少人類的壽命。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而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基因的問題,而說得更加仔細一點,和端粒有着很大的關係,而在動物界當中,壽命的比較長的動物,它們的體內往往存在這一種能夠修復端粒的端粒酶,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龍蝦。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在正常情況之下,龍蝦的壽命其實是很長的,往往能夠達到數百年不止,這主要是因為龍蝦的身體裡面,存在這端粒酶,不斷的幫助這龍蝦修復受損的端麗,當然,因為端粒酶並沒有遍布龍蝦的全身,所以龍蝦雖然壽命很長,但是也有死亡的一天。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或許也能夠製造端粒酶這樣的物質,來進行修復,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也進行了很大的實驗,其實在我們的胎兒階段,身體裡面是存在端粒酶的,但是出生之後,就消失了。

而且還不僅僅是消失那麼的簡單,生物學家通過大量的觀察發現,這種端粒酶在進入我們人體之後,只有少數的細胞會接受它們,而絕大部分的細胞都會進行本能的排除抑制,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也還是因為人類的基因導致的。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似乎基因的整體設定就是這樣的,在自然環境面前,所有的生物都必須有生老病死,這主要也是為了地球生態的平衡,能夠更好的讓自己的種群延續下去,而這樣的傳承方式,雖然對於個人來說比較殘忍的,但是對於整個種群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優越的事情。

人類壽命的極限有多少?這2種科學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讓人失望 - 天天要聞

而這2種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也是讓人有些失望,當然,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於基因這樣的微觀世界也在不斷的探索,希望能夠找到長壽的秘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 天天要聞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據 NHK 報道,當地時間周五,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就 AI“發明”的設備是否能獲得專利一事作出裁決 —— 以“發明人必須是人類”為由,裁定不為其授予專利。據報道,居住在美國的原告為人工智能自主發明的設備申請專利,發明人的名字卻是“自主發明本產品的人工智能 DABUS”。早在三年前,專利局就已經...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 天天要聞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我曾經親眼看着白鱀豚的離去,現在絕對不能讓江豚離開我們了。”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張明浩就開始從事長江野生動物保護。三十年來,張明浩經歷了過度捕撈、水質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銅陵江面幾乎無魚可釣。如今,隨着長江十年禁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江面上魚群嬉戲,代表長江生態的物種江豚再度歸來。“目前在銅陵...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中新社天津5月19日電 (王在御 王君妍)記者19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成功應用,標誌着中國在深層潛山油氣藏開發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天天要聞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面向AI爆髮帶來的極大算力需求,對RISC-V的需求也將快速增加。”在5月18日舉行的“2024年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CPU架構對芯片設計全產業鏈都具有重要影響,入選《MIT科技評論》十大突破性技術的RISC-V,因其模塊化、可定製化、靈活開源等特點,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4年抗量...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創始人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腦機接口設備的人體植入手術。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圖說:科學大咖接過聘書,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節今天下午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啟動儀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學家等收到了特別的聘書——他們將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擔任“科學副校長”。他們中,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李昕、復旦大學希德書...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 天天要聞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初夏的微風拂過菁蓉湖面,倒映在水中的成都科幻館迎來了科幻迷們的重要日子——今(18)日,2024科幻星雲慶典在這裡舉行,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在此揭曉。華語科幻星雲獎是由科幻活動家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軍和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等三位創始人為首的全球華人科幻愛好志願者,於2010年共同創立的公益性獎項。今年的華...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 天天要聞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近年來,一些境外非政府組織或基金會,打着“項目調查研究”“生態治理保護”的旗號,非法採集、竊取我國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給我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 天天要聞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能將風電、光伏、潮汐等綠色能源全額接收,確保用電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換流站,在多個島嶼間架起直流輸電網絡,實現了島嶼間的電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體檢”如何進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運十周年,從昨天(17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