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熊貓玩起了穿越 《熊貓歸來》講述國寶歷史

2025年06月16日22:30:30 科學 7366

封面新聞記者 劉葉 雅安攝影報道

在科技發達,但大熊貓卻面臨生存危機的未來,一群外星大熊貓乘坐飛船,抵達1869年的雅安。這裡,是它們的故鄉,熊貓家族從此處走向世界。在血脈的呼喚下,外星熊貓開始嘗試回歸家鄉……這是大型史詩劇《熊貓歸來》講述的故事,6月14日至15日,該劇觀演暨作品研討會在雅安召開。

沉浸式擁抱大熊貓

60分鐘和國寶一起回顧歷史

“在演出開始前,觀眾可以在這裡進行10分鐘左右的沉浸式體驗。”觀演組織方告訴記者,在這個約1600平的光影大廳里,三面都是寬闊的屏幕,地面也同步變成了體驗區。

當音樂響起時,翠綠的竹林出現,幾隻大熊貓在林中玩耍,另一側,背對着觀眾的幼年大熊貓正吃着竹子,它身上的毛髮清晰可見,鼓鼓的側臉、圓墩墩的身體,讓小朋友們圍着它歡呼跳躍。畫面緩緩變換,一輛“雅安號”列車駛入屏幕,車上,幾隻憨厚可愛的大熊貓正對着觀眾揮手、微笑,引起現場觀眾尖叫,直呼“好可愛”!

當大熊貓玩起了穿越 《熊貓歸來》講述國寶歷史 - 天天要聞

光影大廳里的大熊貓

觀影區緊挨着光影大廳,體驗結束後,觀眾依次進入觀眾席,此時,舞台上的燈光暗了下來,一個刻着複雜花紋的巨型圓盤從空中緩緩下落,“這艘來自遙遠行星的飛船,偶然飛入地球……”旁白聲起,外星大熊貓們由舞台地底升起,從大熊貓的發現、被盜獵,再到人類對大熊貓的保護、放歸,一個講述大熊貓歷史的故事,由此展開。

據了解,《熊貓歸來》由雅安文旅集團和域上和美集團打造,場景變換豐富,自今年2月上映以來,已經逐漸成為展示熊貓文化、彰顯雅安獨特魅力的嶄新窗口。

熊貓文化新名片

助力大熊貓故鄉文旅發展

《熊貓歸來》故事設定在第四紀冰河時代,該劇共分為《母星地球》《1869》《至暗時刻》《走向新生》《黑白讚歌》五個篇章,重現了1869年戴維在雅安發現大熊貓並將其推向世界的歷史瞬間,以及雅安保護生態環境、放歸大熊貓的感人故事。

當大熊貓玩起了穿越 《熊貓歸來》講述國寶歷史 - 天天要聞

《熊貓歸來》舞台劇現場

在研討會上,雅安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肖永昌介紹了這部劇的打造原因,“為了把熊貓文化,尤其是雅安的熊貓文化故事講好,打造文化高地,讓全世界的人,全世界的熊貓粉絲,真正了解中國的大熊貓文化。”

“打造這部劇有相當大的難度,因為不僅要適應市場更要宣傳好熊貓文化,同時還要兼顧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初創時幾易其稿,幾經波折才最終將這部大型史詩劇作呈現到大家面前。”域上和美集團副董事長何平介紹了《熊貓歸來》大型史詩劇的打造情況。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李後強,在研討會上表示,《熊貓歸來》創新之處使該劇成為一部具有獨特魅力的舞台劇,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同時也為雅安的文化旅遊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雅安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核心旅遊引流產品,《熊貓歸來》打造“1+1”的超大型熊貓主題光影空間+全沉浸巨幕觀眾席坐觀劇場,360°旋轉機械舞台,配合水、電、霧、風等自然特效,營造出一個立體、奇幻的舞台空間,帶來強烈震撼的視聽衝擊,引領觀眾開啟一段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科幻與現實碰撞的奇妙旅程。

據了解,《熊貓歸來》將在1869中國大熊貓生態世界演藝中心進行長期演出,便於市民和遊客,現場近距離觀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着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