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2025年05月28日20:50:19 科學 3711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磁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年的大學老師。

電磁領域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無論是小到一個吹風機還是電視機,還是大到飛機和艦船,大家都會關注電磁兼容問題。

她笑着表示,長期以來,電磁兼容一直被認為是“玄學”問題,她和她的團隊就是要把這個“玄學”變為科學。“我們常年在一線,冬戰三九夏戰三伏,就是為了拿到寶貴的科研數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打拚。我們曾在科爾沁草原連續幾天採集電磁環境數據。正是在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終於發現了電磁發射的內在規律,並且首次提出了電磁干擾要素集理論和方法。”這些工作助力了電磁兼容的科研工作向前推進。他們為此也獲得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2024年全國唯一的最美教師團隊。

【1】論文是干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深耕科研領域多年,同時又是一名高校老師,蘇東林對培養科學家、科技人才有什麼樣的經驗和體會?

蘇東林表示,在這麼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中,北航人始終踐行着總書記“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號召。

首先,她帶團隊堅持的理念是:論文是干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所以她的團隊,特別是年輕老師和學生們,始終在工程一線摸爬滾打,每一個博士生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在工程一線鍛煉。“我們的目標是引導老師和年輕學生們,奔赴真現場、了解真需求、尋找真方法、解決真問題。”蘇東林說。

2021年中秋節,她帶團隊的老師奔赴敦煌外場支撐國產大飛機完成電磁安全相關的適航取證任務。這些工作使年輕人得到了鍛煉。他們還經常會收到來自一線用戶的實名表揚信。這令大家覺得,解決真問題讓他們有滿滿的收穫感。

蘇東林說,其次,那就是進行原始創新,要不怕失敗。她經常跟年輕的老師和學生說,青年是未來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一定要敢於創新,做從無到零的工作。“什麼是從無到零,我的理解,我們都知道科研中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是難就難在怎麼找到小切口,也就是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我不斷帶着同學們做這種從無到零的工作,就是到工程一線提出問題、發現問題。”

【2】要勇於創新

除了以上兩點,蘇東林覺得在做創新研究時要不怕失敗,也非常重要。蘇東林經常跟團隊師生說:“要勇於創新,失敗是成功之母啊。”所以同學們都有一種信心,只要做好底線思維的準備,每一項工作都會看到進步。

同時,蘇東林特別鼓勵年輕人向周文雍和陳鐵軍學習,在重大科研攻關時勇挑重擔。正是在這樣一代一代的激勵下,讓她特別欣慰的是,她的博士畢業生,百分之百都去了航空航天等國家重大領域。

最後一點,蘇東林提到,要科技創新、培養年輕人,必須要搭建高品質的學術交流平台。為了做到這一點,她牽頭建立了《電磁科學(英文)》高起點新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邀請國內外本領域頂級科學家作為期刊編委,只為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平台,講好科技創新和成果共享的中國故事,讓全世界都受益。

同時,蘇東林還倡導成立了中國電磁環境效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目的是把高校、院所、企業等科技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匯聚在一起、協同創新,實現科研成果從“書架到貨架”。

“這樣,我們才能夠把年輕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把他們的生命感和使命感喚醒,一代代做下去,為國家打造出一支電磁鐵軍。”蘇東林說。

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溫艷麗 龔凌蔚 北京報道

編輯 萬璇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鳥共生顯溫情,他們在巡線途中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天天要聞

人鳥共生顯溫情,他們在巡線途中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極目新聞通訊員 黃丹 龔雪瑋5月27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鄭店供電所員工在執行10千伏線路巡線任務時,發現路邊墜落的鳥巢中存活着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幼崽,立即開展暖心救助。當天上午,國網武漢市江夏區供電公司鄭店供電所的員工辛亮正與同事排查線路隱患,行至田家咀支線17號桿下時,敏銳地捕捉到桿下傳出的細微鳴...
100個沒人敢罵的微信昵稱 - 天天要聞

100個沒人敢罵的微信昵稱

1️⃣權威認證型1. 聯合國認證鹹魚2. 反矯情特工3. 熬夜理事會會長4. 國家一級瞌睡員5. 廢話文學教授6. 摸魚系統VIP7. 甲方剋星8. 地球暫住人口9. 非戰鬥人員10. 本群吉祥物2️⃣反諷自保型11. 已開啟防杠模式12.
金星“煎餅穹頂”之謎:地殼彎曲或揭示行星秘密 - 天天要聞

金星“煎餅穹頂”之謎:地殼彎曲或揭示行星秘密

金星以其獨特的“煎餅穹頂”聞名,這些扁平的火山結構如圓形貼餅般從表面隆起。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奇特穹頂可能由金星上部地殼的彎曲塑造,顯示出這顆行星地殼在某些區域更具彈性。 金星表面已發現16....
灣財晚報|滑翔傘飛行員被吸入八千米高空;各地擬收回近三千宗閑置地;東莞706萬大獎面臨無人認領 - 天天要聞

灣財晚報|滑翔傘飛行員被吸入八千米高空;各地擬收回近三千宗閑置地;東莞706萬大獎面臨無人認領

本文自南都·灣財社。編輯|柴華各地加速專項債“收地”,擬收回閑置地近3000宗今年3月,自然資源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土地儲備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細化了資金使用主體、專項債審核流程、資金和收益平衡機制等具體安排,為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使用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引。截至目前,各地...
愛朋醫療成立“人工智能與腦機工程研究院”,擘畫產學研融合創新藍圖 - 天天要聞

愛朋醫療成立“人工智能與腦機工程研究院”,擘畫產學研融合創新藍圖

隨着人工智能快速演進、腦機接口技術持續突破,醫療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革新機遇。5月27日,愛朋醫療人工智能與腦機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愛朋研究院”)於上海正式揭牌,標誌着公司在腦科學與AI融合創新領域邁出關鍵性一步。 在揭牌儀式上,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朱躍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腦病中心癲癇...
歐洲的倉庫里堆滿了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組件,如今輪到卷光伏了! - 天天要聞

歐洲的倉庫里堆滿了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組件,如今輪到卷光伏了!

你有沒有想過,歐洲那些大倉庫里現在都塞滿了啥?答案是中國產的太陽能組件!這幾年,中國光伏產業就像開了掛一樣,產品鋪天蓋地湧向歐洲,倉庫都快裝不下了。可這繁榮背後,卻藏着個讓人頭疼的事兒——光伏行業開始“卷”了。價格戰、技術戰、產能戰,啥都卷
反違章、學標準、識隱患(116) - 天天要聞

反違章、學標準、識隱患(116)

一、違章隱患:某公司動火作業現場,氧氣橡膠軟管和乙炔橡膠軟管混用。二、違章查處依據: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第1部分:熱力和機械》GB26164.1-2010 14.6.1 橡膠軟管應具有足以承受氣體壓力的強度,並採用異色軟管。氧氣軟管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