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世衛會上再提新冠後,美國學者直言:都是美國實驗室研究引起的

2025年05月25日12:20:20 科學 2848

據新京報消息,針對美國在第78屆世衛大會上就溯源等問題發表不實言論,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發言人表示,美國這樣一個宣布退出世衛組織的國家,無端攻擊對世衛組織加大投入的國家,讓人大跌眼鏡。發言人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後,中方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分享疫情信息和病毒基本序列,向世衛組織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153個國家提供物資和資金支持,彰顯了中國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和福祉的擔當。

其實病毒溯源早就有結論了。二十多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名發過公開信,說病毒根本不可能是人造的。美國自家的疾控中心也查出來,2019年12月就在本土發現過病毒抗體,比武漢還早半個月。但這些報告都被壓着不發,政客們寧可花錢雇情報部門編故事,也不願意拿真憑實據出來說話。前兩天日本網友還翻出舊新聞——2020年美國流感季死了兩萬人,當時就有醫生懷疑是新冠。這些鐵證擺在眼前,美國政府卻裝聾作啞整整五年。

美在世衛會上再提新冠後,美國學者直言:都是美國實驗室研究引起的 - 天天要聞

世衛大會(資料圖)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直言:“世衛組織是全球衛生治理的核心平台,美國的單邊主義只會削弱全球抗疫能力。”而中國則用行動詮釋大國擔當,數據打臉美國抹黑。疫情爆發後,中國向包括美國在內的153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4000萬件醫療物資,以及50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國在接受中國援助時照單全收,卻在國際場合反覆上演“農夫與蛇”的戲碼。

美國學者傑弗里·薩克斯曾公開表示,新冠病毒的起源可能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實驗室研究有關。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顧問,薩克斯長期關注病毒溯源問題,他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他指出美國在合成病毒技術上擁有領先能力,而相關研究項目往往與政府機構深度合作。這些信息雖未被最終證實,卻讓人們對美國實驗室的透明度產生了更多懷疑。反觀中國,早在2021年就兩次邀請世衛組織專家赴華調查,結論明確:武漢實驗室泄漏“極不可能”。

美在世衛會上再提新冠後,美國學者直言:都是美國實驗室研究引起的 - 天天要聞

美國實驗室(資料圖)

自2021年至今,世界衛生組織新啟動組建了新型病原體起源國際科學諮詢小組(sago)。其間,中國按照《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究報告》中的下一階段研究計劃,持續統籌資源,在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乃至實驗室檢查等方向開展了全面深入調查研究和分析,相關進展和結論已由中方科學家通過與世界衛生組織和sago報告交流或通過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等方式,與國際科學界和同行進行了分享。

美在世衛會上再提新冠後,美國學者直言:都是美國實驗室研究引起的 - 天天要聞

美國實驗室(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這種公然污衊行徑,我國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反將其一軍,並要求對美國開展新冠溯源調查。我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發言人在回應中就明確指出,個別國家面對自身抗疫不力,對外栽贓抹黑,妄圖內病外治,這種將疫情問題政治化的圖謀不僅醜陋,也是不可能得逞的。這裡面說的“個別國家”指的就是美國。同時,發言人強調,疫情期間各方對美國本土疫情存在的疑問,美國仍欠國際社會一個負責任的交代。美國應該主動同世衛組織分享早期病例數據。

無論病毒的最初源頭與傳播路徑究竟如何,一個不爭的悲劇是,全球因此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超過一千三百萬生命的逝去,這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無法抵賴的血債。這筆賬該如何算?責任又應由誰來承擔?儘管新的證據被擺上檯面,可依然有聲音堅持原有的敘事,似乎不願正視可能存在的自身問題。這種持續的指責,不僅是對特定國家的誹謗,也被一些觀點嚴厲批判為對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基礎的嚴重破壞,甚至將其定性為反人類的罪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象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鼠標。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