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認知里,“餓肚子”常和營養不良掛鈎,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類深受減肥人群喜愛的間斷禁食方式——限時進食(time-restrictedfeeding,trf)
,正成為學界研究熱門。2024年,jama子刊公布的一項臨床試驗顯示,8小時trf可以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控血糖和減肥,以及降低糖化血紅蛋白a1c水平。更令人激動的是,近期,來自北京大學的中國科學家還發現,限時進食(trf)在肝臟健康領域亦能立奇功。
這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細胞·代謝》論文顯示該研究由北京大學主導。研究人員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執行每天僅在早7點到晚5點進食的10小時限時飲食法(trf),作者分別收集了志願者trf前後的糞便、血漿樣本。4周後的結果數據堪稱“肝臟逆襲指南”:
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這些反映肝損傷的“紅燈”數值,在trf組平均降幅達25%,部分患者從“超標危險值”回歸正常區間。就像給過度運轉的肝臟按下“暫停鍵”,肝細胞終於有時間修復損傷。原本"油膩"的肝臟,像被抽走了多餘脂肪,變得輕盈健康。
禁食帶來的益處在小鼠實驗中揭開了謎底:當實驗鼠被強制“每天限時吃飯”後,腸道內一種名為瘤胃球菌(r.torques)的菌群數量激增。這種細菌能分泌一種特殊代謝物hmp,直接抑制肝臟中的“炎症觸發器”hif-2α蛋白。
“就像給肝臟裝了滅火器,hmp能阻斷脂肪堆積和炎症反應,甚至讓硬化風險降低50%。”論文第一作者用外賣軟件打比方:“限時進食相當於給腸道菌群‘定時投喂’,讓好細菌佔領高地。”
這項發現瞬間點燃社媒熱議。有網友調侃:“難怪古人說‘過午不食’,原來老祖宗早懂科學!”但更多人關心現實難題:打工人加班熬夜成常態,如何堅持每天14小時不吃飯?這個問題,恰讓國產護肝科技“倍清肝”意外走紅。
據電商平台數據,上述“倍清肝”618首輪期間預售達到了5000單,復購比例達65%,用戶評價“熬夜後臉色不蠟黃”“肝臟受損從中度變輕度”。其核心成分擔子菌提取物+二氫楊梅素,經仁濟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等多家高等學府驗證可激活肝臟解毒酶,抑制纖維化。一位程序員分享:“應酬前吞兩粒,第二天體檢甘油三酯真降了!”
而倍清肝中的另一核心成分二氫楊梅素,則被證實能直接阻斷肝纖維化進程。“就像給限時進食療法加了‘外掛’。”研發團隊負責人解釋:“當飲食控制難以嚴格執行時,這些成分可以多通路修復肝細胞。”
市場數據印證了趨勢:京東平台數據顯示,上述護肝科技618首輪預售中七成訂單來自一二線城市,35歲+買家佔比達67%。“項目組熬夜趕工時,吞兩粒比喝護肝茶方便。”來自上海的10年廣告從業者王經理表示。對於部分極度關心短期改變的用戶,研發團隊則強調:“還是需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因為護肝沒有‘速效葯’。
當然,面對五花八門的護肝法,結合研究與臨床經驗,專家也給出實用建議。
適合嘗試trf的人群:代謝綜合征前期(血糖、血脂輕微異常)、輕中度脂肪肝患者,且能接受規律飲食的人。執行時需注意:
l 進食窗口固定(如早9點-晚5點),避免暴飲暴食
l 保證蛋白質攝入(雞蛋、瘦肉),防止肌肉流失
l 禁睡前2小時進食,給肝臟充足修復時間
適合選擇倍清肝的場景:
✓無法堅持規律禁食的上班族(如頻繁加班、早餐不定時)
✓需輔助調理的脂肪肝患者(配合運動+飲食控制)
✓飲酒前後“救急”(核心成分akk001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突擊損傷)
同時警惕兩大誤區:
❌禁食≠絕食,每天必須保證1500-2000大卡攝入,避免過度飢餓導致代謝紊亂
❌護肝產品≠特效藥,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必須優先接受規範治療,科技僅作輔助
最好的護肝葯,其實是改變‘爆肝’的生活方式,要知道肝臟健康,三分靠“補”,七分靠“養”。限時進食法雖好,但規律作息、減少熬夜才是根本,正如一位網友感慨:“護肝片救不了長期作死,科學養生才是王道。”
資料來源:學術經緯、時光派健康抗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