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緬甸地震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2025年03月29日22:50:11 科學 4409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張曉茹)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29日晚發布消息說,28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644人。此外,毗鄰緬甸的泰國、老撾多地均有強烈震感,並有不同程度人員傷亡、建築倒塌。緬甸此次所遇地震的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科普|緬甸地震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 天天要聞
  這是2025年3月29日在緬甸曼德勒拍攝的救援現場。新華社發(覺辛吞攝)

震級大震源淺餘震多

  雖然國際上不同機構對緬甸此次地震的測量結果暫有差異,但總體都顯示這是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消息,緬甸實皆省西北部28日發生7.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氣候災害榮譽教授比爾·麥圭爾指出,這可能是70多年來緬甸的大陸區域發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級之大、震源之淺,大大增強其破壞性。“已經發生了一次相當大的餘震,預計還會有更多。這將導致一些脆弱的建築物倒塌,並使救援人員的工作更具挑戰性。”

  緬甸氣象和水文局29日凌晨發布消息說,已監測到12次餘震,餘震最高震級為7.5級,最低震級為2.8級。

科普|緬甸地震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 天天要聞
  這是2025年3月28日在緬甸內比都拍攝的地震後受損的建築。新華社發

實皆斷裂帶“火藥桶”

  在全球地質板塊中,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多個地質斷裂帶,在緬甸所在區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長達1200公里的實皆斷裂帶。這裡平均每年滑動錯位幾厘米距離,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斷層之一。

  歷史上,實皆斷裂帶曾經歷多次強震,20世紀以來就已發生多次7級以上地震。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實皆斷裂帶發生的7.5級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板塊活動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長期積累,正如一個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爾·斯特克勒解釋說,當活動的板塊被卡住時,擠壓形成的應力就會增加,“在幾十年或幾百年的時間裡,應力的增加非常緩慢,然後突然之間,岩石板塊會發生跳躍”,就引發了地震。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韋學院地球科學系專家伊昂·沃特金森指出,實皆斷裂帶不像有些斷裂帶那樣地震頻繁,但如發生地震則震級較高。這些地震震源較淺,通常約10至15千米,這意味着地震能量在到達地表時不會消散太多。

科普|緬甸地震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 天天要聞
  這是2025年3月28日在緬甸曼德勒省拍攝的地震後受損的建築。新華社發

恐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實皆斷裂帶途經緬甸多個核心城市與人口稠密區,重要城市內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響範圍中。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發布消息說,此次地震就發生在曼德勒市附近。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該國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受影響地區的許多建築抗震能力較弱。在曼德勒,地震摧毀了多座建築,包括該市最大的寺廟之一。據《緬甸環球新光報》報道,地震導致多地建築物以及橋樑倒塌,其中一座橋樑位於曼德勒和仰光之間的一條主要高速公路上。

  地震發生後,緬甸官方公布的傷亡數據迅速攀升。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當地時間3月29日晚發布消息說,截至目前,全國受災地區的死亡人數為1644人、受傷3408人、失蹤139人,並表示傷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美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項目甚至預測,本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會導致超過1萬人死亡。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地震學家布賴恩·巴普蒂說:“當一場大地震發生在一個有100多萬人口的地區,其中許多人住在脆弱的建築里,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緬甸領導人敏昂萊28日在媒體發表講話時呼籲各國、各組織和民眾對緬甸地震災區提供援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聯合國系統正動員力量向受地震影響的東南亞民眾提供援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隨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變到一個新的領域,並重新定義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在過去幾個月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分享了關於 AI 如何影響工作的有趣見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報》採訪中,比爾・蓋茨分享了更多關於 AI 對工作影響的見解: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 天天要聞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作者孫夢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學“數字新聞業與新聞學”論壇暨《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3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 天天要聞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4月3日——被譽為“科技界奧斯卡”的愛迪生獎揭曉,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開發的“瀕危物種AI守護官2.0”從全球數千項頂尖創新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2025愛迪生最佳新產品獎銀獎。據了解,愛迪生獎創立於1987年,以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命名,致力於表彰重塑行業格局、推動人類進步的突破性創新,被譽為“科...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 天天要聞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當地時間4月3日,由於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全面徵收關稅的計劃,美國股市收盤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股災降臨,不少網友都翻出了據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5年競選期間發過的一條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狂跌超過1000點,那當時的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加農炮里,以極快的速度被射向...
肯尼亞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 天天要聞

肯尼亞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Zootaxa》雜誌正式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鱂魚,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這種魚屬於極度瀕危物種,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實地考察中,研究人員在肯尼亞東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採集了這種魚的樣本。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聞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學家發現比鄰星經常產生高能毫米波長耀斑,這可能會顯著改變或剝離其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層。比鄰星距離我們僅四光年多一點,是我們最近的恆星鄰居,也是一顆高度活躍的 M 矮星。藝術家對比鄰星恆星耀斑的概念圖。圖片來源:NSF/A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