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變革由技術革命催生而成,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性變量。蛇年首個工作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如約而至。記者在會場內探訪一番,發現今年廣東“新春第一會”不僅科技感十足,更是含“穗”量滿滿。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在廣州落地應用,轟鳴的科技引擎正牽引着廣州的現代化產業破浪向前。

會場內,由廣汽和里工實業兩家廣州企業生產的人形機器人,戴着紅圍脖,滿懷新春的喜氣,歡迎着八方來客。廣汽的輪足人形機器人可以輕鬆上下樓梯,輕鬆與人類語音應答,全身有38個自由度,具備全地形通行能力,這款機器人將重點應用於街道、社區3公里內範圍的移動+服務場景,充當保安巡檢、送外賣上門,以後我們就靠它了。而里工實業生產的人形機器人則是一個“大力士”,相比於大部分手臂載荷普遍不超過3公斤的人形機器人,這位大力士的雙臂載荷可達40公斤,未來,工廠內搬重物的臟活累活,就可以由它承擔了。
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地,廣州的自動駕駛企業正引領着世界風潮。去年,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兩家自動駕駛公司相繼在美國上市,其中文遠知行還成為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會場內,這兩家企業也展示了各自的自動駕駛汽車。如今,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這兩家企業的自動駕駛汽車車技已經直逼“老司機”。

如今,越來越多與低空經濟相關的“第一”都在廣州誕生,在政策引領和科技力量的推動下,廣州正加速“搶飛”,“天空之城”前景可期。記者探訪發現,億航、小鵬匯天、廣汽、極飛科技等廣州企業生產的低空飛行器驚艷亮相大會。2024年,億航智能已成為eVTOL行業內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企業;小鵬匯天推出全球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自2024年11月首飛以來,已經收到近4000台訂單……
同時,我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由生物島實驗室研製成功的我國首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商業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TH-F120等廣州科技成果也紛紛在大會上閃亮登場。
科技無處不在,創新永無止境,征鼓催人奮進。如今,廣州正不斷將科技創新的“變量”,轉化成高質量發展的“增量”,助力顛覆性技術引領未來產業,AI技術深度融合產業。廣州已打造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3萬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6231家,上市高企134家。
“‘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相信今年,廣州必將凝聚科技力量,培育出更多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持續提高生產質量、提升生產效率,讓現代化產業體系如雨後春筍、蓬勃生長。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武威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庄小龍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廖黎明、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