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2024年11月11日23:42:09 科學 1723

編輯:新鮮事的小達人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2024年11月12日星期二

以下是為您精選的15條精彩要聞

1、2024年11月11日,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成功發射,實現了“一箭15星”,將1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2、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取回的月壤樣品首次在中國航展上亮相。今年6月,嫦娥六號任務成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帶回了1935.3克的珍貴樣品。這次展出的月壤樣品重約75毫克,來自月球背面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坑,也是月球上月殼最薄的地方。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發的“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模型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首次亮相。“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採用大翼展、高升阻比設計,通過運載火箭發射並與空間站對接,完成任務後可在機場跑道水平着陸,經檢測維護後可重複使用。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4、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35A在第15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首次公開亮相。殲-35A採用單座、雙發、翼身融合設計,具備隱身與反隱身作戰能力,主要任務是奪取並保持制空權,同時兼顧對地、對海的作戰能力。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5、浙江大學研發的黑珍米及其衍生蜂蜜在浙江衢州開化何田鄉衛楓村取得雙豐收。黑珍米是一種富含花青素和鐵元素的水稻新品種,去年首次試種35畝,以每公斤4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為村集體增收20餘萬元。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宣布,近期青海油田天然氣日產量保持在1660萬立方米以上。青海油田作為甘青藏三省區的主要氣源地,不斷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提升增氣能力。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7、國內首座綜合開發型客整所——大朗客車整備所上蓋開發綜合體完成了全部樁基承台施工任務。這一工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總用地面積達23公頃,設計有44條線路,既承擔廣州白雲站列車的整備功能,也預留了上部住宅住房建設空間。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8、柳梧鐵路項目梧州段首座超過兩千米的隧道——高棉隧道順利貫通。高棉隧道位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單洞雙線設計,全長2829米,最大埋深約162米,是採用雙向掘進方式建設的。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9、西安鐵路局開行了絲路電商“雙十一”專列,即X387次絲路電商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前往烏魯木齊。標誌着西安鐵路局在服務電商貨物運輸、降低物流成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0、中國“天智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顆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具備星上智能處理和自主規劃能力,其“大腦”為新研發的天智超算微系統,能統一管理和運行衛星的自主任務規劃、星上遙感圖像智能處理等任務。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1、中國原創的大型手術設備“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在越南成功開展了首例非侵入性手術治療,具體為子宮肌瘤的治療。這項技術通過將體外發射的超聲波聚焦於體內靶組織,利用高溫使靶組織產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壞死,實現不開刀、不流血、無輻射的治療效果。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2、2024年11月11日,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3.24,相較於上周五下降了0.92個點。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3、浙江杭州正式啟用多條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開啟城市低空配送新模式。新增航線連接餘杭夢想小鎮公共起降場至西湖科技園、韻達長松雅苑快遞驛站網點,無人機日均起降30至40架次,運輸件量超1000票。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4、中國首條磁浮市域(郊)鐵路——長沙至瀏陽磁浮快線工程(簡稱“長瀏快線”)正式開工。線路全長48.73公里,總投資約182.75億元人民幣,最高設計時速為160公里,預計2029年建成通車。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5、河北滄東經濟開發區遠景(滄州)零碳智能產業園的遠景動力電池超級工廠第一塊電池下線,標誌着河北電池超級工廠正式投產。該項目設計分為兩期,總規劃年產能30GWh,主要生產行業領先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是京津冀區域首座建成投產的電池超級工廠。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關注我,每天一起看精彩要聞

今日寄語: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是生活的溫柔提醒:無論昨日如何,今天都值得全力以赴。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