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很大可能是“悟空”的原型。
近段時間,國人的童年夥伴——“齊天大聖”孫悟空回歸人們視線,首款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火爆全網,迅速登頂多個遊戲平台的銷量榜首。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一個問題的好奇:孫悟空到底是什麼猴?
按照《西遊記》所說,“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故事玄妙奇幻,引人入勝,可現實中畢竟不存在什麼石猴,那麼,現實參照物究竟是什麼呢?太原動物園動物科普講師王坤認為,“悟空”的原型應是獼猴。
為什麼說“孫悟空”的原型是獼猴?王坤認為,首先是外形正確。《西遊記》第二回中,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師父沒成算。我雖少腮,卻比人多這個素袋,亦可准折過也。”
王坤表示,孫悟空所說的“素袋”很可能是指猴子的頰囊。這是在口腔兩側的一種囊狀結構,具有臨時貯存食物的功能,類似於我們人類的腮幫子。獼猴是有頰囊的,並且“凹臉尖嘴”這也很符合獼猴外貌特徵。
此外,《西遊記》中一個經典故事“真假美猴王”中,六耳獼猴曾假冒孫悟空。唐僧、觀音、閻王爺以及各路神仙都難以分辨,這從側面印證了悟空其實與獼猴非常相似,由此推斷孫悟空是獼猴。
這時候,可能有些人要說了,悟空號稱“美猴王”。而論“顏值”,獼猴較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顯然差距明顯,金絲猴一身黃褐色金毛,陽光照耀下如同金絲斗篷,頗具儀錶。再加上一張獨特的藍面孔,模樣俊俏,這才是名副其實的“美猴王”!
其實這是影視劇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對照原著,金絲猴和悟空外貌嚴重不符,尤其是沒有前文所說的頰囊。
其次是地點正確。在我國,獼猴主要分布於南方各地,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蘇、浙江較多,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次之,陝西、山西、河南、河北也有分布。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一生主要活動於江浙一帶,當地分布範圍較廣、與老百姓接觸較多的都是土黃色的獼猴。所以合理推斷,吳承恩先生所見到的猴子應是最常見的獼猴。
最後是智慧正確、習慣正確。獼猴聰明伶俐、行動敏捷的特點與孫悟空極其相似。獼猴具有較高的智力和適應能力,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展現出的機智和應變能力,讓人聯想到獼猴的聰慧。
而且獼猴喜歡集群生活,對棲息地要求不高,林地、草原、沼澤等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通常十餘只乃至數百隻,由猴王帶領共同生活,這都很符合“花果山水簾洞”的情形。
太原動物園的獼猴生活在園區的猴山上,它們會相互梳理毛髮,通過不同的聲音、姿態和面部表情來溝通。在這裡,獼猴們能夠利用各種地形和設施開展活動,它們喜歡在岩石間跳躍穿梭,探索環境中的各種結構,如搭建的人工平台和隧道等,它們還喜歡與遊客互動,打卡拍照、拍手起鬨樣樣在行。
“天命人”,快來太原動物園尋找“齊天大聖”吧!
記者 劉曉亮
通訊員 王坤 文/攝 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