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徐氏亞洲暴龍”

2024年07月28日16:33:08 科學 1688

遠古發現丨新發現暴龍類恐龍:古生物學家詳解“暴龍之吻”

在恐龍世界裡,暴龍類霸王龍因其威武霸氣,一直是影視劇里的“大明星”。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古生物研究團隊通過化石研究,確定了一種暴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它還是我國東南部發現的第一種深吻型暴龍類恐龍。相關學術論文已於北京時間25日23時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上在線發表。

我國發現“徐氏亞洲暴龍” - 天天要聞

圖為徐氏亞洲暴龍復原圖。(受訪者供圖)

上述研究由浙江自然博物院4名古生物研究人員鄭文傑、金幸生、謝俊芳和杜天明共同完成。團隊將這一新種恐龍命名為“徐氏亞洲暴龍”,以此向長期致力於恐龍研究,並長期支持浙江自然博物院學術和科普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星致敬。

我國發現“徐氏亞洲暴龍” - 天天要聞

圖為徐氏亞洲暴龍頭骨化石照片。(受訪者供圖)

浙江自然博物院地球科學部副主任、研究館員鄭文傑介紹,徐氏亞洲暴龍的生活年代是白堊紀末期。這一時期距今已有7200萬至6600萬年。它的化石標本保留了近乎完整的頭骨以及尾椎、後肢等頭後骨骼。它屬於暴龍科中最為進步的暴龍亞科,與特暴龍、霸王龍關係較近。

我國發現“徐氏亞洲暴龍” - 天天要聞我國發現“徐氏亞洲暴龍” - 天天要聞

徐氏亞洲暴龍頭部復原圖。(受訪者供圖)

鄭文傑告訴記者,暴龍類恐龍是一個大家族,被劃為暴龍超科。暴龍類最早出現於距今約1.65億年的中侏羅紀,到距今約66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滅絕。而暴龍超科里的暴龍科恐龍,在恐龍時代的最後2000萬年里,一直是亞洲和北美洲的頂級捕食者。暴龍亞科則又屬於暴龍科。

我國發現“徐氏亞洲暴龍” - 天天要聞

霸王龍(A)、亞洲暴龍(B)和虔州龍(C)等三種暴龍的頭部復原圖。前兩者是深吻型,虔州龍是長吻型。(受訪者供圖)

許多人印象中的暴龍都有一個碩大的腦袋。鄭文傑說,依據吻部的特徵劃分,暴龍的頭也有兩種類型。大部分暴龍科恐龍的頭骨為深吻型,頭骨前後相對較短,上下頜間距離高一些,看起來有點“方”,像霸王龍和特暴龍的頭骨都屬於這種類型。徐氏亞洲暴龍的頭骨全長47.5厘米,也屬於深吻型。另有一部分暴龍科恐龍的頭骨是長吻型,吻部狹長。這樣的恐龍又被歸為分支龍類。

在亞洲中部戈壁地區,科學家發現過同時生活的深吻型暴龍和長吻型分支龍。前者體型更大,兩者可能處於不同的生態位。而在我國東南部地區,兩類暴龍體型對比則恰恰相反。和深吻型的徐氏亞洲暴龍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還有長吻型的虔州龍。鄭文傑說,虔州龍體型較大,估計體長可達9米左右。此次發現的徐氏亞洲暴龍雖然是未成年恐龍,但是已經過了最快速的成長期,為亞成年個體,體長僅約為虔州龍的一半。它們可能也處於不同生態位,採用不同的捕食策略以避免直接競爭。

轉自:新華社

記者:馮源

來源: 新華社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