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2024年06月22日01:20:12 科學 8036

一個下雨的周二下午,藝珍(音譯)在她獨居的首爾郊區的小公寓里,下廚招待兩位朋友。

吃飯時,一個女孩拿出手機給她們看一個卡通恐龍的表情包。

圖上的恐龍說:“小心啊,別讓自己像我們一樣滅絕。”

三個女孩都被逗笑了。

30歲的藝珍是一位電視製片人,她們在座的三個女孩都不打算要小孩,就跟韓國越來越多不想生育的女性一樣。

“這表情包挺有意思,也很暗黑,因為我們知道這會讓自己滅絕......”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藝珍和朋友)

【進入“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要滅絕】

韓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上個月公布的數據中,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即韓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跌至0.72,比2023年下降8%,連續第四年下降,再次刷新其最低紀錄。

(作為參考,1960年,韓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6個子女。)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韓國)

如果要保持人口代際穩定,總和生育率需要維持在2.1,韓國現在的狀況不容樂觀。

50年後,韓國勞動力人口數量將減少一半,符合義務兵役資格的人數將減少58%,將會有近一半人口年齡超過65歲。

以上種種,對韓國的經濟、養老金和安全來說都不是啥好兆頭。

據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衛生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數據推測,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作為世界第13大經濟體的韓國的人口將減少近一半。

面對這種情況,韓國急了。

如果不扭轉低生育率和老齡化趨勢,韓國人最終可能會滅絕。

昨天,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進入“人口國家緊急狀態”,承諾要盡全力應對韓國低生育率的問題。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相關報道)

【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

面對低生育率的問題,很多人都好奇韓國人,尤其是韓國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加拿大西部大學社會不平等研究中心副教授兼主任凱特·崔(kate choi)總結,韓國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住房負擔太重,工作競爭壓力太大,兒童養育成本太高。

先說住房問題,這是一個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英國、美國、加拿大也一樣,不過韓國的情況尤為嚴重。

在韓國租房子,很多時候需要支付一大筆押金,常常高達房價的70%。

對於快要結婚或者馬上要當父母的年輕人來說,攢這麼多錢是很難的。

很多父母也給不了孩子太多經濟上的支援,越來越多人選擇跟父母同住,被稱為“袋鼠一代”。

據統計,20歲-44歲的人群中,62%的人跟父母同住,之後才建立戀愛關係,生孩子的時間就更晚了。

39歲的申女士是一位課外班的老師,教5歲的孩子學英語。

“看看這些孩子,太可愛了,”但她卻一直沒生孩子。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教英語的申女士)

申女士說,這是不得已的決定。

她跟丈夫結婚6年,兩人其實都想要孩子,但同樣也都忙於工作和玩樂,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媽媽需要在生孩子的頭兩年辭去工作,我很愛我的工作,這會讓我傷心。”

被問到能不能讓丈夫分擔一些帶娃的工作時,她用眼神表達了否定。

“就跟我讓他刷碗,他卻總不去一樣,我指望不上他。”

而且,無論申女士辭掉工作還是咬牙堅持工作帶娃兩不誤,她都負擔不起養娃的費用,因為住房成本太高了。

韓國超過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首爾及周邊地區,這些地方的工作機會更多,但住房壓力也大。

這幾年,申女士和丈夫越搬越遠,已經從首爾搬到了鄰近省份住,到現在仍然買不起房。

現在,她已經接受了“沒有孩子”的現實,業餘時間會跟一群年長女性去上kpop舞蹈課當消遣。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住房壓力)

沒錢買房,並不是韓國老百姓工作不努力。

相反,韓國的工作時間之長、職場之卷,已經是出了名的。

勞動力市場上殘酷的競爭和巨大的經濟壓力,也是韓國人不想生的原因之一。

文章開頭提到的藝珍一直做電視行業,這屬於傳統的“朝九晚六”工作,但實際上她通常要8點下班,可能還要加班,回家後她就只剩整理房間和睡前健身的時間。

“我愛我的工作,它給我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但在韓國工作很辛苦,會陷入無休止的工作循環中。”

與此同時,藝珍還要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學習,以求在工作上能有更好的表現。

“韓國人有這種心態,如果你不一直努力提升自己,就會落後,變成一個失敗者。”

“這種恐懼讓我們只能加倍努力。”

“有時候周末我會去打點滴,補充足夠的能量,以便周一回去上班。”

藝珍輕描淡寫地說,就好像這是一項無比正常的周末活動一樣。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藝珍)

打工人光上班已經卷得沒時間考慮結婚生子,韓國還對高等教育高度重視,上學的時間拉長了,結婚生子的時間自然也要往後推。

而且,韓國社會普通期望女性先結婚後生子,順序不能顛倒,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31.6歲,生第一個孩子的年齡為33.6歲。

第一胎生得晚,一些人就不再考慮要二胎了,現在韓國的獨生子女已經成為常態,去年出生的嬰兒中近三分之二是第一胎。

(作為對比,英國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為30.6歲,生第一個孩子的年齡為30.9歲。)

就算解決了時間和精力問題,完成結婚生子大業了,這也才走完第一步。

因為養孩子開銷不小,打工人掙的錢不一定夠花。

打工人不光卷得沒時間考慮結婚生子,掙的錢也不一定夠養娃的。

35歲的尹女士是一名會計師,她所在的圈子普遍掙得不少,但單靠男性一人掙錢就能養家的日子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一個人掙錢養活不起一家四口,媽媽或妻子現在必須上班。”

“就算是booyoung建築公司那樣,給員工的每個孩子提供7.5萬美元補助,也根不夠花。”

“我的很多朋友因此放棄了二胎計劃,這樣家庭資源就不用再分出一份了。”

尹女士是她周圍的同齡人中唯一一個想要孩子的,但平衡工作和組建家庭的難題,也讓她難以招架。

而且在職場上,“生育”是女性打工人的一道坎。

一位28歲的女性hr說,她親眼見過有人在休產假後被迫離職或被取消晉陞,這足以讓她下定決心永遠不生小孩。

按照韓國的規定,小孩出生後的前8年,男女都有權享受一年的(陪)產假。

但2022年,只有7%的爸爸使用了部分陪產假,而使用產假的媽媽比例高達70%。

也就是說,同為職場人,往往是女性做出妥協,為了帶娃放棄了一部分職業發展機會。

韓國女性是經合組織國家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但該國不同性別之間的工資差距也是最大的,女性失業率高於男性平均水平。

艱難的職場之路,讓越來越多韓國女性在面臨“事業還是家庭”的選擇時,選擇了事業。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韓國的女權運動)

相比於住房和生存壓力,孩子的養育成本問題則更為複雜。

它包括對孩子衣食住行的照料,也包括學習教育,不單需要物質上的投入,整體的社會氛圍也很重要。

拿教育舉例,一個四歲的韓國孩子就要參加一系列昂貴的課外班,從數學英語到音樂跆拳道,有時一個孩子每個月就要花124萬韓元(約合6485元人民幣),只是一些人負擔不起的。

但周圍人都這麼做,不讓自己孩子去,就好像要讓孩子成為失敗者一樣,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韓國,這種選擇想都不敢想。

所以,韓國就成了世界上養育成本最高的國家。

2022年的調查發現,只有2%的家長不讓孩子上課外班,94%的家長都表示這是一種經濟負擔。

課外班的影響不止在經濟層面,對孩子來說,課業壓力也會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

一位叫敏姬的女生說,她活的二十多年一直在上課,過得一點兒都不快樂。

她先是為了考上好大學,然後參加公務員考試,之後又為了在28歲找到第一份工作。

她的夢想是當藝術家,但小時候在教室里熬到深夜,對着討厭的數學題死記硬背的場景一直歷歷在目。

“我不得不無休止的競爭,不是為了實現夢想,而是為了過上平庸的生活。”

現在敏姬32歲了,終於有機會享受生活,她喜歡旅行,正在學習潛水。

她現在考慮的是,不想讓孩子再經歷一遍她那樣的痛苦競爭,丈夫原先想要小孩,現在也接受了這種想法。

“韓國不是一個孩子可以快樂生活的地方。”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上課外班的孩子)

【催生沒打到痛點,韓國女性:不生!】

這些年,韓國不光在國家層面上一直想辦法催生,民間資本也看準了“生娃養娃”中的商機,比如月子中心,號稱能為產婦提供一個休息放鬆的機會。

韓國每10名產婦中就會有8名在月子中心度過3周的休養時間。

一些月子中心豪華如高級酒店,從面部護理和普拉提,到母乳餵養培訓和嬰兒照料服務,應有盡有。

價格當然也低不了,每周費用高達530萬韓元(約合2.8萬人民幣),待3周就要花8.4萬人民幣。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高級月子中心)

月子中心和育兒嫂確實可以幫助父母順利度過新手期,從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的生育痛苦,對產後恢復也很有幫助。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是一種壓力。

批評人士覺得,越來越高級的月子中心,讓生孩子變成了一種奢侈,也讓月子中心成立身份的象徵。

韓國人普遍比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很可能由此形成攀比之風。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高級月子中心)

比月子中心更難解決的,是在“養娃”問題上韓國的整體社會氛圍問題。

一邊拚命催生,而另一邊,像咖啡廳之類的很多公共場所“禁止兒童入內”(但寵物能進),人們對小孩的包容度在降低。

這種社會氛圍帶來的壓力,帶孩子的女性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

全貞延(音譯)生活在大田市,有一個7歲的女兒和一個4歲的兒子,正過着“喪偶式育兒”的生活。

她接兩個孩子放學後,會帶孩子去附近的遊樂場玩,等着丈夫回家,但丈夫很少能在孩子們睡前回家。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全貞延和孩子)

以前,她不覺得生孩子是多麼重大的決定,還以為自己能很快重返職場。

但真生了孩子,她發現只有她一個人在帶娃,丈夫既不幫忙照顧孩子,也不做家務。

“我很生氣,我受過良好的教育,一直被教育男女平等,所以無法接受這一點。”

她開始觀察其他媽媽,比如朋友和街對面的鄰居,她們都得了抑鬱症。

“我明白了,這是一種社會現象。”

她開始畫漫畫,把自己的經歷畫出來,發到網上,沒想到大獲好評,引起了韓國各地女性的共鳴,現在她已經出版了三本漫畫書。

全貞延說,她現在已經過了憤怒和後悔的階段。

“我只希望我能搞清楚育兒的現實,以及母親究竟要做多少事。”

“現在女性不生孩子的原因是,她們已經有勇氣談論這些事。”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全貞延和孩子)

一邊是月子中心給產婦提供更好的生育體驗,另一邊社會氛圍卻把育兒壓力都拋給女性,這種互相矛盾的現象,最終也讓很多韓國女性認清現實,打消生孩子的想法。

還有人在網上發起了“四不運動”——不約會,不上床,不結婚,不生娃。

一些女性現在只想自由生活,照顧好自己就行。

【韓國下血本“催生”,但效果仍需觀望】

近20年來,韓國歷屆政府已經投入379.8萬億韓元(約合20765億人民幣)來催生。

有孩子的夫婦會拿到數額不少的現金補貼,從每個月都有的住房補助到免費出租車,再到醫藥費和試管嬰兒的補助,但這些補助只針對已婚夫婦。

辦法想了,錢也花了,卻沒達到預想的效果。

韓國政客們開始大開腦洞,想出一些“頗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比如從東南亞雇保姆,只付給他們低於韓國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用壓榨外國務工人員的方式解決本國的經濟壓力;

還有人提出,如果男性在30歲之前能生育3個孩子,就可以免除兵役。

一點也不意外的,這些政策都被罵慘了。

人們批評政策制定者根本沒傾聽年輕人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尤其是女性。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韓國下血本催生)

昨天,尹錫悅宣布進入“人口國家緊急狀態”後,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方向,針對的就是住房、工作壓力和養育成本三大問題。

比如,他打算將育兒假的期限延長至孩子12歲,將男性育兒假時間增加一倍,增至20天,並為父母制定更靈活的工作時間;

與此同時,向公司提供補助,幫助他們應對隨之而來的經濟負擔。

希望這些舉措能在他的任期內將陪產假使用率從目前的6.8%提高至50%。

還有,他打算在任期結束前為11歲以下兒童建立一個全面的公共護理系統,為5歲以下兒童提供免費的公共教育和醫療保健,並擴大課後活動項目;

他還計劃增加兒童護理領域的勞動力,重點是引進外國勞動力等等。

至於這些新政策能不能奏效,還要看實施之後的效果。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相關報道)

【藝珍們的處境:想生的不能生,不想生的已躺平】

政客們操心整個韓國,而韓國的普通年輕女性們則需要操心自己,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藝珍以及她的朋友。

20多歲時,藝珍決定獨自生活,5年前決定不婚不育。

“在韓國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戀愛的男性,一個願意平等分擔家務和照顧孩子的男性。”

“而獨自帶孩子的女性還會受到不友好的評價。”

她的朋友敏成(音譯)倒是很想要小孩,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生10個。”

但她的難處在於她是雙性戀,現在有一位同性伴侶。

在韓國同性婚姻不合法,未婚女性一般又不允許使用捐獻的精子懷孕生子。

“希望有一天這種情況會變,我能跟我愛的人結婚生子了。”

韓國人口緊急狀態,再不生就要滅絕了?韓女:不生不生就不生! - 天天要聞

(藝珍、敏成和朋友)

藝珍已經不想等了,她不想結婚生子,也厭煩了韓國卷生卷死的生活,決定去新西蘭重新開始。

這個月初,當記者再次採訪她時,她已經在新西蘭生活了三個月。

她現在在酒吧後廚打工,聊到新工作、新生活和新朋友時很興奮。

“我的工作和生活終於能更平衡了,工作日也能更朋友見面。”

“我覺得在工作中受到了更多的尊重,人們也不再那麼挑剔了。”

“這讓我不想回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 天天要聞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據美國宇航局稱,SpaceX被指示從軌道上為國際空間站製造一艘拖船。為此,該公司將獲得8.4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拖船的準備和發射費用。但一切都不會早於商業軌道站準備就緒,這可能晚於 2030 年。圖片來源:NASA根據各種聲明,俄羅斯最早可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