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美國阿波羅登月真假爭議再現輿論場,中國科協曾多次闢謠

2024年05月16日07:50:54 科學 6986

這事兒|美國阿波羅登月真假爭議再現輿論場,中國科協曾多次闢謠 - 天天要聞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活動

近日,圍繞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真是假的討論再次在多個網絡平台成為熱門話題,不少網友將航天專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羅盆地”時不太連貫的表達解讀為“阿波羅登月就是一場驚天騙局”。

對此次謠言的來龍去脈,中國科協微信公眾號“科學闢謠”作了梳理。

“科學闢謠”5月14日刊發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太空文化傳播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君毅文章稱,5月3日,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本次發射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將執行人類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任務。央視總台對此次發射進行了專題直播報道,邀請眾多任務相關專家為公眾進行科普解讀和任務介紹。

在火箭已經發射成功,飛行時間2550秒左右時,主持人與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就本次任務落點選擇問題進行交流。主持人說:“嫦娥四號降落在了南極艾特肯盆地,這一次的嫦娥六號從大的範圍來講也是降落在南極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實位置還是不一樣的。”裴照宇接下來說:“沒有找到那個……阿波羅盆地的那個……”主持人這時注意到裴照宇一時還沒有組織好語言,為了直播節目的流暢性馬上提出了一個新話題繼續聊了起來。

文章指出,這本來是直播類節目中常見的情況,但因為裴照宇提到了“沒找到”和“阿波羅”這兩個詞,一些媒體認為發現了“流量密碼”,將這段對話單獨截取出來,並配以《關於南極艾特肯盆地,裴總這樣說:沒找到那個……》這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標題,做成短視頻進行大肆傳播。在這些視頻下面的評論區,出現了大量的認為找到了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造假證據的評論內容。

王君毅在文章中寫道,視頻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於月球南極,是被譽為“太陽系內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積跨越月球正反兩面,在這個大型盆地內還遍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視頻中備受爭議的“阿波羅盆地”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個,它位於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這個名字里雖然也有“阿波羅”,但和阿波羅登月任務落點完全是兩回事。這是為了紀念阿波羅登月任務而命名的,並非任何一次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落點。

王君毅表示,關於阿波羅登月任務,有大量的音視頻資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樣本被帶回了地球,全球多個國家均有基於阿波羅登月任務所帶回的月壤、月岩樣本取得的研究成果。而在2012年時,嫦娥二號有效載荷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趙葆常也提到,嫦娥二號傳回的圖像可以看到阿波羅11號登月的遺迹。

在王君毅看來,大多數人質疑阿波羅號登月是出於對國家的樸素感情,不過還是要呼籲大家保持理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實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專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樸素情感,剪輯、拼湊內容來“賺流量”“博眼球”的媒體,實在不應該,也奉勸這類媒體該收收“流量為王”的心了。

關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介紹,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出發,7月20日登月艙降落在月面上。經過近7小時的等待,尼·阿姆斯特朗於美國東部時間20日22時56分20秒踏上月面,並說出了那句永載史冊的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次飛躍。”隨後,艾·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面。到1972年12月,又有5艘阿波羅號飛船將10人送上月面。他們在月面上進行了許多科學考察和實驗活動,共帶回月球物質300多千克。

事實上,由中國科協主辦的科普中國網此前就曾多次闢謠阿波羅登月造假的傳聞。

比如,科普中國網2018年刊文稱,人們對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質疑,主要有四點依據:首先,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為什麼宇航員把美國國旗插在月球表面時,國旗在迎風飄動?第二,月球上只有一個來自太陽的光源,為什麼有些宇航員擁有兩個影子?第三,高矮不同的宇航員,其投影卻差不多高,說明有人工光源干預;第四,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腳印非常清晰,可能是人工偽造的。

關於這四點質疑,“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一一進行了駁斥。他提到國旗晃動是慣性造成的,當宇航員把國旗插上月球表面時,由於自身重心不穩帶動旗幟晃動,而月球上不像地球一樣有空氣阻力,所以晃動會持續很長時間;重影問題是由着陸器造成的,金屬材料製成的着陸器擁有多個折射面,不同角度反射了太陽光,由此造成重影;高矮問題是由高低不平的月球表面造成的,如果影子“經過”一個大坑,在照片上看起來影子就“變短”了;鞋印問題是由於月球表面多為粉末狀礦物,粗糙的粉末表面摩擦係數大,一腳踩下去,細碎的粉末很容易粘在一起,使腳印顯得特別清晰。

此後,科普中國網又多次刊文,針對阿波羅登月造假傳聞的觀點一一作出科學解釋。

2023年,科普中國網播出的一期科普視頻中,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表示20多年前就曾聽到過類似的質疑,他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作了一個簡單解釋稱,“一個幾十萬人共同參與的一個項目,其實作假也挺難的,我堅信阿波羅登月是真的。”

“科技界現在好像都懶得回答這個問題了……他們(質疑者)提出了很多跟我們日常一些現象不一致的情況,都可以進行科學的解釋,而且我們已經解釋多次了,包括腳印的問題、多個影子的問題等。”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他們(阿波羅計劃)探測的大量成果,只有在月球上才能夠取得,而且採回來300多公斤的東西(月球岩石樣本),都是月球上的東西。”他最後調侃稱,“造假比造真還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象,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 天天要聞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圖源EPFL官網鈦媒體APP註:瑞士連續12年全球創新指數競爭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也是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在創新發展和科技金融領域與中國具有極佳互補性。由Venturelab主辦的“瑞士創新100強”,匯聚了最佳“瑞士製造”的初創及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是瑞士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標杆。自2011年以...
日本:觸手展開超3米 巨型章魚現身北海道 - 天天要聞

日本:觸手展開超3米 巨型章魚現身北海道

近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半島羅臼海域,出現了令人驚嘆的一幕——一隻觸手展開超 3 米的巨型章魚現身於此。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據《朝日新聞》6 月 9 日的報道,這種被確認為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龐然大物,以其巨大的體型震撼着人們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着誰?一起來看看土衛二上的原住民!"通過卡西尼號的測量,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那裡有液態水、能源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圖示:土衛二噴出的冰羽流。(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裡着陸,...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星空有約|月亮“邂逅”星團,這幕美景別錯過端午節當天傍晚,一彎蛾眉月將與著名的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目睹到這兩個不同天體上演的“親密一幕”。由於23時左右月亮才會從西方落下,因此觀賞、拍攝這一幕美景的時間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