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嫦娥六號,月背“挖土”為哪般?

2024年05月11日03:20:05 科學 1961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他的《古朗月行》一詩中,寫出了孩童眼中的月亮。直到今天,我們對這個“近鄰”的認識依然有限,尤其是“白玉盤”的另一面——月背


從科學意義上講,月球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其自轉周期公轉周期相同,所以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那麼,月球的背面究竟藏着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65年前的1959年,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拍到月球背面第一張影像圖,儘管分辨率很低,但由此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3年後,美國徘徊者4號探測器以硬着陸方式撞擊月背,但遺憾的是並未傳回任何數據。


此後的數十年間,雖然有多個國家的探測器拍攝到月背的“芳容”,但真正實現航天器月背軟着陸的目前只有中國。


2019年年初,中國的“嫦娥四號”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在月背巡視探測;2020年年底,“嫦娥五號”實現月球正面無人採樣返回;2024年5月3日,在前期技術積累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嫦娥六號”向月球進發——開啟了人類航天器首次月背採樣返回的征程。


航天科普|嫦娥六號,月背“挖土”為哪般? - 天天要聞


為何要去月背採樣?


“一方面是人們對月背特別好奇,想了解不知道的東西;另一方面,‘嫦娥四號’去了以後,其傳回的種種科學數據顯示,月球背面確實存在很多不同於月球正面的科學現象,特別需要獲取樣品,供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院士一語中的。


嫦娥六號任務的預選着陸和採樣區是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這個被公認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直徑約2500公里,堪比崑崙山脈的長度,深度約13公里,比馬里亞納海溝更深。


“嫦娥四號”就着陸於該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在嫦娥四號任務中,科研人員開展了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分研究、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等。


其中,利用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中國科研團隊證明了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為解答有關月幔物質組成的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


航天科普|嫦娥六號,月背“挖土”為哪般? - 天天要聞


此次“嫦娥六號”計划著陸於南極-艾特肯盆地東北部的阿波羅撞擊坑邊緣。如果把月球一剖為二,以月核為圓心,月球背面南半球“嫦娥六號”的落點與月球正面北半球“嫦娥五號”的落點將大致呈現出中心對稱關係


待月背樣品被帶回地球,科研人員將之與“嫦娥五號”採集的樣品進行比照研究,將有助於進一步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並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然而,去月背“挖土”,豈是容易的事?


一方面,月背無法與地球直接通信,需要首先解決探測器和地球之間的測控通信及數據傳輸問題;另一方面,月背遍布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地形複雜,起伏較大,探測器着陸下降、開展月面工作、起飛上升等環節都存在很大風險。


越是艱險越向前。今年3月,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發射。這座地月新“鵲橋”是月背採樣返回和南極探測任務中探測器與地球通信的唯一通道,為“嫦娥六號”開展着陸探測和採樣返回提供可靠通信保障。


在“嫦娥六號”為期約53天的任務周期內,逆行軌道、智能採樣、月背起降是最為重要的幾道“雄關險隘”。


3年多前,降落在月球正面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採用環月順行軌道,沿着月球自轉方向,從西向東飛行。而“嫦娥六號”則採用環月逆行軌道,也就是從東向西飛行,以此適應月球背面的採樣任務。


在採樣過程中,即使有中繼星加持,當中繼星飛行至月球正面時,嫦娥六號着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還是會有幾個小時處於“失聯”狀態。為此,研製團隊通過提高探測器的自主控制能力,進行了智能採樣設計,省去了幾百條上行指令,大大提高月面工作效率。


航天科普|嫦娥六號,月背“挖土”為哪般? - 天天要聞


相比月球正面豐富的探測經驗,人類對月球背面知之甚少,起伏不平的地形地貌對探測器安全軟着陸提出了更高要求。“嫦娥六號”採用了多脈衝軌道控制策略,通過精確的自動化設計方式,使探測器如期到達預定着陸區。完成工作後,它還要從月面起飛,將“成果”順利運回地球。


回望人類探月曆程,月球之上已經留下許多足跡。這一次,“嫦娥六號”即將翩然落下,再次創造人類探月的新高度。


來源:《中國航天報》、中國航天基金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