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2024年03月31日12:25:16 科學 1247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綜述

在深邃黑暗的宇宙中,億萬顆星辰閃爍,點綴着無垠的宇宙蒼穹。然而,儘管星辰璀璨,宇宙卻仍是一個略顯冰冷與孤獨的世界。

曾經,我們以為自己了解了宇宙的一切,但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不得不承認一個問題,對於宇宙的研究或許永遠不會有終點了。面對着絕對的法則制約,或許直到我們滅亡,也不能搞清楚宇宙的全貌到底如何了。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宇宙膨脹是什麼意思?

宇宙的膨脹,簡單來說,就是宇宙中的空間正在不斷地擴張,使得宇宙中物質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增加。這並非是物質本身在移動,而是空間本身的擴張。

就好像在一個氣球上點兩個點,當你吹氣球時,氣球上點之間的距離會變大,但是這些點本身並沒有移動,而是氣球本身變大了。宇宙的膨脹也是這樣的情況,只不過宇宙是一個四維的空間,而不是一個二維的表面。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那麼,宇宙的膨脹是如何被證實的呢?這要感謝一位名叫埃德溫·哈勃的天文學家。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哈勃利用望遠鏡觀測了一些遙遠的星系,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這些星系都在向遠處飛奔,而且越是原本離我們就很遠的星系,也在以更快的速度離我們遠去。

這個定律後來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它揭示了宇宙的膨脹現象。後來,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其他證據,也反映了宇宙的膨脹。

通過這些觀測,科學家們基本上確定了宇宙的膨脹是一個真實的現象,而不是觀測時的誤差導致的謬誤。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根據哈勃定律,科學家們就可以對宇宙變大的速率進行演算,得出來的數值也就是所謂的哈勃常數

然而,哈勃常數的數值到底是多少卻還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測量方法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一般在約70公里每秒每兆秒差距(km/s/Mpc)左右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這個單位可能有些抽象,簡單來說,兩個隔着一兆秒差距(大約相當於326萬光年)的物體,它們每秒會增加70公里的距離。雖然這看起來很快,但實際上對於宇宙的尺度來說卻微不足道。

因此,這種現象並不會影響離地球很近的天體,比如在整個銀河系內這種現象都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因為星球之間的引力足以抵消膨脹帶來的距離變化。

但對於那些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星系來說,這種現象將會顯著地改變它們的位置和狀態。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對宇宙的影響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什麼是可觀測宇宙。可觀測宇宙是指我們能夠用光或其他電磁波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其大小由宇宙的年齡和膨脹速度共同決定。

宇宙的年齡決定了光能夠傳播的最遠距離,即宇宙的視界;而宇宙的膨脹速度則決定了光能夠到達的最遠距離,即宇宙的邊界。

這兩者並不一定相等,因為膨脹速度可能隨時間變化,甚至可能超過光速因此,我們能觀察到的範圍始終是有限的,且伴隨着宇宙進一步的演變,這個範圍還可能會擴大或縮小。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這種現象讓我們看到的宇宙越來越有限,同時也只能看到更為古老的景象。它導致了宇宙中的物質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加,這意味着我們觀測到的光花費了更長的時間才抵達了我們這裡,並且在這段漫長的旅途中,光會產生一種名為紅移的現象。

這就讓我們所見到的遠處的景色變得越來越暗、越來越紅,同時也只能呈現出它們過去的狀態。換言之,我們觀測到的宇宙是一個延遲和扭曲的版本,而非實時的宇宙。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當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也就是一些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比光的傳播速度還要快,就會導致我們永遠無法觀測到它們發出的任何光或信號。

換句話說,它們已經超出了我們可觀測宇宙的邊界。據一些天文學家推算,我們目前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僅占整個宇宙的6%左右,而剩下的94%,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無法再了解到與它們有關的任何信息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的視界問題,它限制了我們對宇宙的探索。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可觀測宇宙內的一些天體結構。此外,我們還能夠觀測到一些遺留在宇宙中的能量,如比較出名的微波背景輻射,它是宇宙誕生後留下的最初的光,蘊含了宇宙的一些重要信息,對於我們研究宇宙的歷史十分重要。

我們根據理論還推測出存在着暗物質暗能量,它們在星際空間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卻又無法直接看到,同時又對宇宙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結語

雖然我們無法看清宇宙的全貌,也很有可能永遠只能在一小片區域里活動,這個結論看起來讓人類顯得更孤獨了。

但也正是這種孤獨,推動着我們不斷探索宇宙的邊界,尋找更多的答案,尋覓與其他文明的聯結。

94%的星系無法觀測,宇宙超光速膨脹的背後,是人類文明的孤獨 - 天天要聞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着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着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着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 天天要聞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台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 聯合救援協作綜合演練現場。圖/九派新聞 上午9時,隨着信號彈升空,雲豹救...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器人系統 - 天天要聞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器人系統

Nature期刊最新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機器人控制領域的重大變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視覺運動雅可比場"技術,能夠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各種複雜機器人系統,徹底擺脫了傳統建模方法的束縛。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