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2024年03月26日14:55:19 科學 1347

2024年伊始,CAR-T研發領域不斷傳來好消息,近日世界權威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報道了首次使用雙靶點CAR-T細胞(即CART-EGFR-IL13Rα2細胞)治療膠質母細胞瘤(GBM)顯示出初步活性和安全性在治療短短2天內,MRI就已出現腫瘤縮小表現,這意味着CAR-T在治療實體瘤的有效性、持久性方面再進一層樓,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 天天要聞

▲截圖源自“nature medicine”

雙靶點CAR-T具有強大抗腫瘤活性,治療2天內腫瘤奇蹟般縮小

CAR-T細胞療法已獲FDA批准,用於治療多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近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研發並提升CAR-T細胞,用於對抗各類實體瘤。

本次應用的“雙靶點”CAR-T細胞,打破了傳統CAR-T只具有單一靶點的局限性,針對腦腫瘤常見的兩種相關蛋白,即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存在於約60%的膠質母細胞瘤中)、白細胞介素13受體α2IL13Rα2,存在於約75%的膠質母細胞瘤中),進行研發。

在1期試驗(NCT05168423)中,納入6例複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採用鞘內注射的方式,對患者施用這款“EGFR”和“IL13Rα2”雙靶點CAR-T細胞(即CART-EGFR-IL13Rα2)後,24~48小時複查MRI顯示,所有6例患者的腫瘤體積均縮小(詳見下圖),而且部分患者縮小狀態維持數月。此外,神經毒性也在可控範圍內

圖1 一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治療前後MRI變化

“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 天天要聞

▲圖源“Penn Medicine News”,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知識產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綜上,CART-EGFR-IL13Rα2細胞在治療複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方面,具有初步的安全性及生物活性。全球腫瘤醫生網小編會持續關注後續研究報道,也期望它能早日上市惠及更多的患者。其實除了這款新型雙靶點CAR-T細胞外,還有多款CAR-T細胞在實體瘤治療領域,獲得了不俗的療效,下面簡單盤點一下,以供參考。

國研GPC3 CAR-T細胞,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無瘤生存超7年

“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 天天要聞

▲截圖源自“WILEY Online Library”

國際知名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通訊)》,介紹了1例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在接受國研創新——CAR-GPC3 T細胞治療後,完全緩解長達7年的報道,引起了巨大轟動!

這位54歲的男性肝細胞癌患者,既往接受過手術治療,但效果不佳,術後3個月後癌症複發,在多次治療後,出現下腔靜脈癌栓、腹膜後淋巴結轉移等表現。此時對他而言,臨床已無更好的治療方案。抱着最後的希望,他參加了中國進行的CAR-GPC3 T細胞臨床試驗。這款CAR-T細胞針對的是肝細胞癌中名為“GPC3”的癌胚抗原,GPC3因其在70%~80%的肝細胞癌中高表達,而在正常組織中幾乎不表達,因而被認為是精準治療肝癌細胞的“黃金”靶標

該患者在入組接受CAR-T細胞聯合局部治療2周後,達到了完全緩解(詳見下圖)。幸運的是,截至目前他已實現7年以上無瘤生存。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該患者除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藥物治療外,並未接受其他抗癌治療。

“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 天天要聞

CAR-T 療法招募進行時:

目前有多款CAR-T臨床實驗正在進行中,主要針對以下癌種:

Claudin18.2:用於治療胃癌胰腺癌等;

間皮素(mesothelin):用於治療間皮瘤、胰腺癌、卵巢癌肺癌

CEA:用於治療肺癌、結腸癌、胃癌、乳腺癌和胰腺癌;

MUC-1:用於治療肝癌、肺癌、胰腺癌、結腸癌、胃癌;

GPC3:用於治療肝癌;

GUCY2C:用於治療結直腸癌

PSMA:用於治療前列腺癌等;

EGFRvII:用於治療神經膠質瘤、頭頸部腫瘤;

B7-H3:用於治療尤文肉瘤橫紋肌肉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特別難以治療的腦幹腫瘤(DIPG)。

上述癌種患者如果想檢測相關靶點或尋求CAR-T療法幫助,可提交資料至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進行初步評估。

國研CT041宣戰胰腺癌,腫瘤大幅縮小

“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 天天要聞

▲截圖源自“BMC”網站

2023年11月,《血液學與腫瘤學雜誌》報道了一例轉移性胰腺癌患者,在接受國研CT041治療後,靶病灶和轉移灶明顯縮小的的案例。

該患者為58歲女性,既往接受標準治療失敗,腫瘤持續進展,已發生全身轉移。萬念俱灰下,她入組接受了CT041細胞回輸治療。這是一款針對CLDN18.2(即Claudin18.2,在胰腺癌中高表達)的新型CAR-T細胞產品,既往在治療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獲得了良好的緩解率。該患者在CT041治療後,幸運的達到部分緩解(PR),靶病灶顯著縮小30%以上,同時肺轉移也出現了大幅縮小(詳見下圖)!

圖 患者治療前後肺部影像學評估

“雙靶點”CAR-T強勢來襲,2天內腫瘤奇蹟縮小!CAR-T重擊實體瘤 - 天天要聞

▲圖源“BMC”,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知識產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注;“★”表示“原發病變”。

CAR-T在其他實體瘤治療領域大放異彩

PART1

晚期鉑耐葯卵巢癌,PRGN-3005治療後疾病控制率高達85.7%

PRGN-3005是一種Ultra CAR-T細胞療法,用於治療晚期複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等。

臨床腫瘤學雜誌》發表了“PRGN-3005治療複發或難治性卵巢癌”的1/1b期臨床研究結果,在入組的25例可評估患者中,其中位年齡為64歲(38-76),既往接受過8種治療方案的大量預處理。將這些患者分為三組,即環磷酰胺LD治療組(IVLD,n=7)、經腹膜內(IP)輸注組(C1,n=12)、經靜脈(IV)輸注組(C2,n=6)。

結果顯示,IVLD組患者首次再分期時的疾病控制率(DCR)高達85.7%,CA125平均降低了27.4%靶腫瘤負荷降低57%(4/7)。在接受第二次PRGN-3005回輸治療後,1例患者的目標腫瘤負荷減少28%。且未發生與PRGN-3005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如≥3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神經毒性、劑量限制性毒性等。

綜上,PRGN-3005 Ultra 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卵巢癌中獲得了較為理想的疾病控制率(DCR)率,且耐受性良好、總體腫瘤負荷減少。


PART2

結直腸癌:GCC19CART治療後,客觀緩解率達50%

GCC19CART是由上海斯丹賽生物公司研發的一款CAR-T細胞產品,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資格,用於治療結直腸癌。

根據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13例1級劑量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達15.4%(2/13),8例2級劑量組患者的ORR達50%(4/8)!

小編寄語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過:“如果說20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那麼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隨着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疫苗等為代表的腫瘤免疫療法,也成了繼手術、放療、化療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方法。

其中就不得不提到獲得突破性進展的CAR-T細胞療法,隨着多款產品相繼獲批上市,CAR-T進入井噴式的發展模式。目前國內共有24家企業布局CAR-T療法,包括馴鹿醫療、傳奇生物、復星凱特科濟生物、葯明巨諾、信達生物、西比曼生物等。研究人員也在不斷探索新的靶點、甚至開發雙靶點,以嘗試用於多款實體瘤的治療。全球腫瘤醫生網小編也希望在各國專家的共同努力下,CAR-T細胞可以早日突破價格和實體瘤的瓶頸,讓更多晚期癌症患者受益!

參考資料

[1]Bagley SJ,et al.Intrathecal bivalent CAR T cells targeting EGFR and IL13Rα2 in recurrent glioblastoma: phase 1 trial interim results. Nat Med. 2024 Mar 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2893-z

[2]Qi C,et al.CT041 CAR T cell therapy for Claudin18.2-positive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J Hematol Oncol.2023 Sep 9;16(1):102.

https://jhoonl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5-023-01491-9

[3]https://www.pennmedicine.org/news/news-releases/2024/march/dual-target-cell-therapy-appears-to-shrink-brain-tumors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 天天要聞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時強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龍形”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聽到老牛般的咆哮聲類似“龍吟”。(視頻剪輯:陳歆鈴 綜合四川觀察、南京新聞)(來源:北京日報)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