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超百萬,將盤活存量做優增量

2024年02月27日16:25:11 科學 1674

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9.4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9萬件,合計102.3萬件,佔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四分之一,但專利“不願轉”的顧慮、“不會轉”的現象比較普遍。如何喚醒“沉睡”的專利,提升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利產業化率?2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配套政策情況。

高校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超百萬,將盤活存量做優增量 - 天天要聞

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規模大,轉化潛力大。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李楠給出了一組數據:近5年,高校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6000多項增長到2.1萬餘項,轉化金額從33.9億元增長到110.1億元,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還有待提升,特別是高校源頭創新的重大潛力還未充分釋放。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表示,摸清能轉化的專利存量“家底”,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轉化。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推動專利產業化的生力軍,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與存量專利盤活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也將於近日出台,從供給、需求兩端共同發力。政策給出了工作推進的時間節點:2024年底前,實現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有效專利盤點全覆蓋;2025年底前,加速轉化一批高價值專利,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和實施率明顯提高,同時通過知識產權普惠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能力水平整體提升。

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有創新活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有堅實基礎。2023年,全國共通過專利開放許可試點達成許可1.7萬項,推動了一批專利技術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即將出台的實施方案,將探索形成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有效路徑,並進一步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水平整體提升。

“目前專利產業化的困難和堵點,是供需雙方缺乏有效對接,供方‘說不清’,需方‘聽不明’,缺少發明人團隊、轉化服務機構全程跟進服務。”王培章表示,實施方案特別提出要注重發揮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疊加效應,探索構建供需匹配、精準對接、協同高效、運行順暢的專利產業化服務體系。

當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新申請、新授權專利也不斷湧現。“存量專利的概念是動態變化的,如果新專利不轉化運用,又將成為新的存量專利。”王培章說,在做優專利增量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建立精準對接渠道,推動開展訂單式研發和投放式創新。同時,將專利轉化效益納入高校和科研機構學科評價、機構評估、項目評審、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等評價指標,進一步突出專利質量和產業化導向。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聞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號結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連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也一併“快遞”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開艙取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來自月球背面的珍貴“月壤”研究人員希望藉此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夢 共赴蒼穹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協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 天天要聞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鄧小紅 瀘州觀察 魏傑/文圖“觀景台修好之後,大家看野生獼猴就更方便了,給我們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動了我們周邊村民擺攤創收。”6月26日,古藺縣白泥鎮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獼猴觀景台的位置擺起了小攤。古藺縣地處烏蒙山區,轄區內佳木蔥蘢,成為眾多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棲息樂園”。據統計,古藺縣境...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 天天要聞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據美國宇航局稱,SpaceX被指示從軌道上為國際空間站製造一艘拖船。為此,該公司將獲得8.4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拖船的準備和發射費用。但一切都不會早於商業軌道站準備就緒,這可能晚於 2030 年。圖片來源:NASA根據各種聲明,俄羅斯最早可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