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2024年02月05日19:35:04 科學 1751

2月4日下午,“風核日麗 書香康健”核電科普展發布暨黨建共建簽約儀式在康健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一段《更安全的核電,更美好的生活》開場視頻,讓現場學生和家長們走近核能、了解核電,開啟一場科普之旅。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此次展覽設在康健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至二樓,以中國核電發展大事記為基本脈絡,除核能基本原理、核電發展歷史及核電安全理念等基礎知識外,還增設謠言科普和現場互動答題板塊。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康健街道與上海核工院共同簽署黨建共建協議書,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動和活動聯辦,雙向賦能基層治理與科普推廣,助力社區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的創新實踐, 並就“美美、暖暖、融融”書香街區建設,推動雙方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據悉,上海核工院長期致力於核電科普公益事業,建立了特色科普體系和核能科普品牌。此次通過與康健街道開展黨建共建,將拉近社會公眾與核能科技的距離,引導公眾關注、了解和投身核能事業。

“優質的科普資源是豐富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的鮮活教材,也是拓展‘康樂工程’教育黨建聯盟的有效載體。希望不斷推動科研院所與基層社區的融合發展,構建‘社、校、企’聯動共同體,為康健學子們搭建科創探索的共享平台。”康健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簽約儀式後,上海核工院科普志願者帶領康健學子們參觀核電科普展覽,並開展核科普知識講座和互動體驗,讓學生們在家門口深入探尋核電的奧秘。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記者:吳會雄

編輯:邱彩紅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 天天要聞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萬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牆角落間,一抹橘紅悄然綻放,如火般攀上了粉牆黛瓦之間。它不語,卻在風中輕輕搖曳;它不爭,卻已佔盡院中高處的風光。凌霄花,顧名思義,“凌於霄漢”,是花中少有的“高處開花者”。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 天天要聞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探索永無晨昏線晨光破界·院士領航科學探索永無界限,精神傳承跨越晨昏!為致敬科研人的堅守,科學出版社特別推出「探索永無晨昏線」欄目,首期攜手92歲高齡的水利水電泰斗張楚漢院士,為讀者獻上珍貴限量親簽簽名卡!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着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與死,甚至也有權利。它請讀者從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麼能從對河流的重新想象中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