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2023年12月13日23:31:16 科學 1961

說到射電望遠鏡,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時間聯想到位於我國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的“天眼”望遠鏡,或者把射電望遠鏡和“鍋”聯想到一塊去。事實上,很多射電望遠鏡都是這樣的設計,包括當前世界上最大口徑的500米天眼射電望遠鏡、世界上第二大“天眼”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看起來都像一口巨大的“鍋”。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現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位於我國貴州的“天眼”射電望遠鏡,而在我們的“天眼”射電望遠鏡出現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美國的“天眼”曾經“統治”了相關領域幾十年,科學家還曾經用那個射電望遠鏡給外星人發了個電報。很遺憾,曾經最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現在已經徹底淪為了“垃圾場”。這是什麼情況?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位於美國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是一台固定式射電望遠鏡,雖然在口徑方面不如我們的500米“天眼”望遠鏡,但是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在196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口徑達到305米,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而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主鏡盤上方接近150米高的地方,有一個重達900噸的科學設備平台。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當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傳到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鏡面時,像大鍋的拋物狀鏡面就會把這些信號反射到那個900噸的饋源平台,然後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將各種不可見的信號展現出來。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在建成服役的半個多世紀內,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取得了很多成績,在在射電天文學和雷達天文學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例如,早在1967年,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個發出周期性脈衝信號的天體,當時天文學家任務它可能是一顆白矮星。但是在1968年,科學家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對蟹狀星雲中心進行觀測時,發現一顆脈衝星發出33毫秒間隔脈衝,這樣的脈衝速度相當驚人,不可能是白矮星發出的。隨後在1982年,科學家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又發現了一顆脈衝星PSR 1937+21,這顆脈衝星脈衝間隔僅為1.6毫秒,這是當時觀測到最快的脈衝頻率,也是世界上第一顆被發現的“毫秒脈衝星”。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脈衝星的發現,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名聲大噪。在1974年,天文學家泰勒赫爾斯曾經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圍繞另一顆恆星旋轉的脈衝星PSR 1913+16,在對這一顆脈衝星進行長達幾年的觀測後,獲得了這一顆脈衝星20年的軌道周期值,還間接地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這兩位天文學家也因此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大的驕傲之一。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進行了升級改造,變得更加強大了。為了慶祝阿雷西博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完成改造,當時科學家心血來潮,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給所謂的外星人發送了一組電報,目的地是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這一組被稱為阿雷西博信息的電報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包括很多信息,例如人類的外形、太陽系的組成情況,DNA的雙螺旋形狀、核苷酸化學式以及用二進制表示的1-10十個數字。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當時科學家準備發射這一組電報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這一組電報涉及到很多關於人類、關於太陽系的信息,如果被所謂的外星文明截獲,那可能就會發現地球、發現人類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擔心,這一組電報可能會導致地球暴露在高級文明面前。不過,雖然很多人反對,但是這一組電報還是發送出去了。至今,這一組電報已經傳到距離地球差不多50光年遠的宇宙深處了。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服役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遭到了很多自然災害,包括颶風、地震等,不過,在這些自然災害面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依舊安然無恙,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因為在這期間,科學家也多次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進行維護、維修。一直到2017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開始出現問題了。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在2017年9月四級颶風瑪利亞過境波多黎各,給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造成了一定的損傷,當時射電望遠鏡長達29米的430兆赫茲天線發生斷裂並掉到主鏡盤上,砸壞了差不多30塊鋁板,不過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影響不是很大。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雖然扛過了很多自然災害,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還是沒逃過被淘汰的命運。因為在2020年8月和2020年11月,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有2根鋼纜斷裂,隨後在2020年11月19日,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主管單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退役,並打算用可控的方式對其進行拆除。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就在全世界科學家都聯名請求美國取消拆除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決定之時,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20年12月1日上午突然倒塌了,重達900噸的饋源平台砸到了反射鏡面,望遠鏡直接報廢,徹底變成了垃圾場。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給外星發了個電報,如今淪為“垃圾場” - 天天要聞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轟然坍塌,確實是人類天文學界的一大損失。雖然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上世紀60年代的產物,年久失修,但是在倒塌之前,科學家還是可以利用這一台射電望遠鏡觀測宇宙的。隨着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退役,科學家就失去了美國這一個巨大的“天眼”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 天天要聞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賢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來學院·科幻奇旅”十萬個為什麼探索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幻+科普”為核心,通過沉浸式漫行、互動打卡、科技體驗等形式,帶領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環線旅程中,感受科學魅力,點燃探索熱情。活動中,在水一方科幻館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發布...
徐匯區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節喊你來打卡 - 天天要聞

徐匯區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節喊你來打卡

伴隨着稀宇科技和階躍星辰自主研發的AI大模型合作生成的開場視頻,2025年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暨徐匯區科技節啟動儀式昨天在漕河涇會議中心舉行。2024年徐匯區新增1家市級科普基地(上海核工院核能科技館)和2家區級科普基地(復旦大學“病原生物科學館”、中國海誠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輕·博物館”)。三家科...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 天天要聞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5月24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啟動,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2025公眾開放日來了,也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新園區開放的第三年,超過1500位公眾深度參與這場科普嘉年華,創新歷史新高。科學家現場作報告本次活動設置2場科普報告,2大科技展館,3大科技主題展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激活設計的“蘇州磁場” - 天天要聞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激活設計的“蘇州磁場”

2025年5月24日,以“青苔智上,萬物生長”為主題的2025青苔國際設計節在蘇州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盛大啟幕。300多位行業領袖、設計大師與跨界先鋒齊聚於此,共同見證全國首個“青苔智能設計垂類集合大模型”發布;多家產業進行產業合作簽約協議,中工設計科學實驗室正式亮相。這座佔地535畝的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正憑藉過去...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測試儀 - 天天要聞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測試儀

YY/T 0681.18-2020 規定的是用真空衰減法無損檢驗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泄漏的試驗方法,相關測試儀的信息如下:測試原理將測試儀主機連接到用於容納被測包裝的測試腔內,對測試腔抽真空,使包裝物內外形成壓力差。
對話科學大咖|江寧:未來“腦機接口”設備或將人手幾台,成都有明確的技術優勢 - 天天要聞

對話科學大咖|江寧:未來“腦機接口”設備或將人手幾台,成都有明確的技術優勢

人口老齡化加深,老年健康和老年疾病防治成為廣受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為了加強老年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特聘研究員、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統研究室主任江寧加入了研究行列。他的團隊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將對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肌少症、腦膠質瘤等疾病的治療帶來利好。5月24日下午,“科學大講堂·我們的...
MIM工藝中使用氣霧化316L不鏽鋼粉末 - 天天要聞

MIM工藝中使用氣霧化316L不鏽鋼粉末

在金屬注射成型(MIM)領域,氣霧化與水霧化工藝製備的 316L 不鏽鋼粉末因製備原理差異,在粉末特性、工藝適配及終端產品性能上呈現顯著區別。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從材料特性到生產應用的技術優勢可系統性解析如下: 一、粉末物理特性的工程化差異
硬核!用“疼痛”敲響生命警鐘 | 全國應急科普場館巡禮 - 天天要聞

硬核!用“疼痛”敲響生命警鐘 | 全國應急科普場館巡禮

“安全規則不是寫在牆上的標語,而是用血淚換來的生存指南。”在保信安全體感實訓基地的觸電體驗區,記者手握模擬設備,一股刺痛感瞬間從指尖竄至全身——這是10毫安的安全電流,僅為日常觸電事故的百分之一,卻足以讓人終身難忘。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座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興產業園區的沉浸式安全體感實訓基地,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