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2023年11月02日12:14:20 科學 1065

在如今影視界,打造一個高人氣的“IP”不容易,拍好續集維持IP更不容易。然而自然紀錄片,或許是個例外——大自然能提供無窮無盡的精彩素材,只要你有本事拍到。

2006年,由英國BBC Studios自然歷史部出品的《地球脈動》(Planet Earth),成為火爆全球的“現象級”自然紀錄片。片中對地球生態的全景式展示,對野生動植物神奇習性的精彩呈現,讓無數觀眾痴迷不已。十年後推出的《地球脈動2》,再次好評如潮。

時光來到2023年,《地球脈動3》再次回歸我們的視線。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10月29日起,《地球脈動3》已登陸多個平台。本片由BBC金牌製作人邁克爾·岡頓擔任總製片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爵士擔綱解說,好萊塢金牌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及團隊傾力打造原聲配樂。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已經97歲高齡的“爵爺”大衛·愛登堡,在《地球脈動3》中依然出鏡並擔任解說。

《地球脈動3》一共八集,主題分別為“海陸之間”“波濤之下”“廣袤之地”“滴水之源”“林木之中”“極端之境”“與人共舞”“家園衛士”。本片旨在探索全球各地的神奇棲息地,呈現自然界壯麗恢弘的奇觀、野生動物們的生存傳奇,並揭示數十年來的生態環境劇變……

可能有些朋友前幾天已經先睹為快了,那麼我們也廢話少說,看看這部有哪些神奇動物吧:

南非海狗vs大白鯊

南非的厄加勒斯海角,來自大西洋印度洋海流交匯,彙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也引來了魚群和各種吃魚的動物。海獅近親——南非海狗,就在這裡大量繁衍生息。但它們並不在食物鏈頂端,因為兇猛的大白鯊也跟隨而來。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大白鯊撲面而來的壓迫感

作為當今最大的掠食性鯊魚,成年大白鯊不光吃魚,也愛吃肥美的海獸,以獲取足夠的脂肪來維持體溫(大白鯊是溫血動物)、抵禦冰冷海水。

當年的《地球脈動1》和《藍色星球》,就有大白鯊獵食海狗的情景。而這一次,攝影師發現南非海狗並不總是坐以待斃,它們竟也有辦法反制大白鯊!被逼急了會出現神奇的一幕,先不劇透,你們去看4K超清原片尋找答案吧!

深海組團產仔的章魚媽媽

號稱“無脊椎智商天花板”的章魚,其實有許多種類生活在神秘的深海,長相、習性都和淺海的親戚們不同。在北美西海岸附近的海溝中,就有一種珍珠章魚Muusoctopus robustus)。繁殖期的雌章魚,會一改獨來獨往的習性,聚集在3000米深的海底熱泉中一起孵卵。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雌章魚聚眾孵卵

圖片來源網絡

深海的水溫接近0℃,而海底熱泉能提供10℃以上的水溫,加快章魚卵的孵化——但即便這樣,珍珠章魚孵卵仍需要近兩年時間!這期間雌章魚們一直不吃不喝,固守護卵,當小章魚破殼而出時,它們也走到了生命盡頭……

儘管章魚都是一生僅生育一次,但長達兩年的磨難依然令人動容。《地球脈動3》的製作團隊利用無人深潛器,在3000米之下的深海拍下了這些畫面。

隱忍待發的澤鱷

非洲河流里偷襲角馬斑馬尼羅鱷,早就是自然紀錄片常客了。而在南亞地區的水塘里,也有一位“塘霸”——澤鱷Crocodylus palustris)。可惜由於長相平平無奇,體長一般也只有2.5~4米,這種鱷魚一直沒啥名氣。最出圈的事迹,是2004年曾被一頭雌虎(著名的“虎女王”瑪琪莉)單殺……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澤鱷:猜猜我在幹嘛?

圖源:wikipedia. By Hadi Karimi

但研究澤鱷的科學家們發現,它們在旱季,會有一種極其隱忍的方式,獵殺來水坑喝水的白斑鹿。可惜攝影師連續幾年,都沒拍到關鍵畫面。在拍攝《地球脈動3》時,攝影師在斯里蘭卡荒野接近40℃的高溫下,每天保持安靜蹲守14個小時,一兩個月後終於拍下了震人心魄的獵食瞬間。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至於澤鱷用的是什麼方法,就先不劇透了。

神秘的白色“黑熊

國產的“熊瞎子亞洲黑熊,大家都很熟悉。而在北美洲還有一種美洲黑熊,它的毛色不一定是黑的,而是非常多變。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溫帶雨林里,就有一些白色皮毛的美洲黑熊——柯莫德熊,當地原住民敬畏地稱它為“白靈熊”。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柯莫德熊:別看我白就把我認成北極熊

圖源:bearconservation

柯莫德熊不是白化個體,只是正常的毛色變異。它們平時在茂密的雨林里深居簡出,難得一見;到秋天才來到河邊,像它們的“大表哥”棕熊一樣拚命抓鮭魚吃,為冬眠做營養儲備。而且相比黑色的美洲黑熊或是棕熊,白色毛皮的它們抓魚效率更高:從鮭魚的水下視角看,白色的熊更不容易被發現!

漫步街頭的大獨角犀

印度尼泊爾,生活着亞洲最大的犀牛——大獨角犀(又稱印度犀)。它們肩高可超過1.8米,體重超過2噸,一身厚皮猶如鎧甲,格外威武。由於大肆獵殺,它們在20世紀中期只剩下幾百頭,在兩個國家公園裡苟延殘喘。所幸經過長期保護,它們的數量已回升到3200頭以上,並被引入更多的保護區。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大獨角犀:我就是這條街上最靚的仔

在《地球脈動3》中,可以看到如今尼泊爾的一道奇景:比人還高的大獨角犀,在城鎮街道上淡定漫步,路人們也淡定圍觀。雖然也曾發生過犀牛傷人事件,但人與犀牛仍然能在這個擁擠的世界和平共存。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悠哉游哉的大獨角犀

跟着人飛的北方隱䴉

我國保護朱䴉的故事家喻戶曉,不過在全世界,還有其他好幾種“䴉”也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瀕臨滅絕,需要人類自己出手拯救。分布於歐洲、北非的北方隱䴉Geronticus eremita),就是其中之一。

北方隱䴉在20世紀末已經在歐洲滅絕,全靠動物園裡的種群續命。為了讓它們重歸野外,需要教這些人工餵養的隱䴉學習遷徙(現存朱䴉是留守種群的後代,不遷徙),重拾野生祖先的飛行路線。為此保護工作者喬納斯·弗里茨想出了一招:由他親自駕駛自製的低速小飛機,帶領隱䴉寶寶們一起飛!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保護工作者帶領隱䴉遷徙

2004年,第一批野化隱䴉在弗里茨帶領下,從奧地利飛越阿爾卑斯山,飛到了意大利過冬,第二年又自己飛了回來。19年來,這些隱䴉已經記住了這條遷徙路線,並教給了自己的下一代。然而由於全球變暖,更熱的秋天讓隱䴉們推遲出發,深秋的氣流卻讓它們難以飛越雪山……為此保護工作者們,正在為隱䴉開發新的遷徙路線。

上面說的幾位,只不過是《地球脈動3》自然群星中的冰山一角。從海洋到雨林、從沙漠到城市,還有更多神奇物種會在本片逐一亮相。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冰海天使的”惡魔一面“

《博物》編輯部都在追的王炸神作,你還不知道? - 天天要聞

誰不羨慕加勒比海紅鸛的大長腿呢?

對於埋首於日常操勞中的我們,自然紀錄片是一天忙碌之餘,難得的“解壓神器”。但在我們看到的每個精彩鏡頭背後,都是攝影師、科學家和保護工作者們的辛勤工作,以及正在影響全球的各種環境危機。但願經過全人類的努力,我們的子孫後代還能看到,同樣精彩的自然大片“續集”。

撰文 | 何全

視頻及照片來源 | 《地球脈動3》

微信編輯 | 未末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