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訪“冷凍冰地帶”?俄羅斯或先於印度登陸月球南極

2023年08月08日23:15:10 科學 1108

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界面新聞編輯 |

本月,月球南極很可能迎來人類的首次造訪,以及兩個國家的同時着陸。

8月7日,俄羅斯宣布將於11日發射月球登陸器“月球25號”(Luna-25)。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來,俄羅斯人首次踏足月球,上次登月任務是蘇聯在1976年發射的“月球24號”。

“月球25號”將於格林尼治時間8月11日23:10,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俄新社稱,8月12日23:35為備用發射時間。根據規劃,“月球25號”預計將在5天內進入月球軌道,並停留5-7天,然後降落在指定的南極着陸點。

俄羅斯任務的時間表引發關注,其登陸時間與印度非常接近。外界猜測俄羅斯很可能搶在印度前面,成為第一個落地月球南極的國家。7月14日,印度成功發射了“月船3號”(Chandrayaan-3),目標也是南極。它目前已進入月球軌道,預計將在8月23日或24日登陸。

俄羅斯航天局稱,月球上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所有人,俄羅斯與印度的航天器在不同的着陸點,不存在互相干擾或碰撞的風險。

月球被認為是人類探索更廣袤宇宙的前哨戰。但是對於這顆36萬公里外的唯一衛星,我們仍然知之甚少。之前的探月工程均在赤道附近登陸,其南極仍未被探索。

南極被永久陰影區籠罩的面積比北極大得多,科學家們認為可能存在大量冷凍冰。它可以充當飲用水、提取燃料和氧氣等,對後續移民計劃意義重大。

俄羅斯:推遲了兩年

“月球25號”原計劃在在2021年10月發射,在歐洲對俄制裁的影響下延後。歐洲航天局原計劃將其Pilot-D導航相機安裝在“月球25號”上進行測試,但在去年2月俄烏衝突後中斷了合作,同時宣布退出未來的“月球26號”和“月球27號”合作任務。莫斯科方面決定繼續登月計劃,將用國產科學儀器取代歐洲設備。

“月球25號”身負為期一年的科研任務,包括探索水等資源、研究月球內部結構以及開發軟着陸技術。“月球25號”攜帶着31公斤的科學設備,將從15厘米深處採集岩石樣本,以測試是否存在冷凍冰。

然而,探索月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迄今,只有美國、蘇聯和中國成功進行了探月任務,帶回了數據和月壤。而以色列阿聯酋日本的嘗試迄今沒有成功。今年4月,日本太空公司iSpace試圖實現私人公司的首次登月,但以失敗告終。

由於地形更加複雜,且通信更易受到干擾,在月球兩極登陸的難度更大。對於“月球25號”任務的難度,今年6月,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尤里·鮑里索夫在與普京會面時曾表示,“成功完成此類任務的概率估計為70%”。

蘇聯的太空事業取得了非凡成就,創下了多個第一:將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隻動物、第一個人類送入太空。蘇聯的最後一次探月任務是在1976年,“月球24號”帶回了月球土壤樣本。與蘇聯時代相比,現代俄羅斯一直在努力創新,但與美國和中國相比落後了。

面對俄烏衝突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去年,普京在東方航天發射場發表講話時以蘇聯的例子激勵稱,儘管蘇聯也曾受到“全面制裁”,但依然取得了非凡成就,在1961年首次將人類送入太空。

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員列夫·澤萊尼的話說,月球是地球的第七大洲,“我們註定要馴服它”。

印度:奮起直追

起步較晚的印度已經開始挑戰高難度任務。

7月4日,印度發射了“月船3號”月球着陸器。它已於上周末成功進入月球軌道,計劃於8月23日或24日在南極着陸。

如果成功,印度或將成為首個在月球南極着陸的國家,以及成為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4個實現月球軟着陸的國家。印度總理莫迪稱,“月船3號”為印度的太空探索書寫了新篇章,它展翅高飛,肩負着每個印度人的夢想和抱負。

人類首訪“冷凍冰地帶”?俄羅斯或先於印度登陸月球南極 - 天天要聞

“月船3號”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ISRO) 開發,將在月球執行約2周的任務。該組織負責人Sreedhara Panicker Somanath表示,其目標是安全降落在月球南極這一具有挑戰性的地形附近、收集數據並進行一系列科學實驗。

他還介紹,本次任務的月球車攜帶了5台儀器,重點是了解月球表面的物理特徵、接近地表的大氣層以及構造活動,以研究地表以下發生的情況,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新發現。

印度登月任務的一個特點是低成本。“月船3號”項目預算僅為7460萬美元,大大低於其他國家的同類任務。為了降低成本,“月船3號”進入月球軌道用時更長,要花費15-20天,遠遠大於美國阿波羅號,以及俄羅斯此次任務規劃的幾天時間。

由於被殖民的歷史以及貧困分裂的國情,印度的探月計划起步較晚。2008年,印度才首次開始探月任務,這次任務發現了乾燥的月球表面存在水分子,並證實了月球白天有大氣層。2019年7月發射的“月船2號”成功進行了繞月飛行,但是未能實現軟着陸,着陸器在接地期間墜毀。

“月船1號”項目的負責人Mylswamy Annadurai表示,印度的最終目標是,當未來月球真正成為地球的一塊延伸大陸時,印度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旁觀者。通過不斷的探月任務,印度將探索如何利用當地的材料建造棲息地,以及如何運送物資等。

半個世紀前就曾登月的美國,目前正在進行再次月球行走的阿耳忒彌斯計劃。2022年11月,幾經波折後,“阿耳忒彌斯1號”發射成功。這是一次不載人的繞月飛行測試,旨在為“阿爾忒彌斯3號”的載人登月做準備。美國計劃在2025年底前進行登月,屆時將派出2名宇航員在月球南極着陸。

印度是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的聯合簽署國之一,中俄均未參與。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獨苗”也沒了,21億美元BD宣告失敗! - 天天要聞

“獨苗”也沒了,21億美元BD宣告失敗!

5月13日,葛蘭素史克發布公告,終止與iTeos合作研發的TIGIT 單抗EOS-448。這場總價近21億美元的豪賭黯然收場。2021年6月,GSK以6.25億美元首付款、最高15億美元里程碑款,從iTeos手裡引進三款產品,其中就包括當時
全國大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 - 天天要聞

全國大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

未來一周,全國大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大範圍霧霾天氣。但15日至17日,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寧夏等地有沙塵天氣。 具體預報如下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 - 天天要聞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製的仿生合成橡膠航空輪胎,於 2025 年 5 月 12 日在某試飛基地成功完成裝機飛行驗證,標誌着我國在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完成飛行驗證的航空輪胎是為某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專門研製,該輪胎全部採用仿生合成橡膠材料,改變了航空輪胎只能使用...
地理冷知識——尼日爾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尼日爾

尼日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於非洲中西部,簡稱尼日爾,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尼日利亞和貝寧交界,西與馬里和布基納法索毗連,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 天天要聞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磨損磨耗測試儀的分類可基於摩擦形式、測試標準及功能特性進行系統劃分,具體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類‌滾動摩擦測試儀‌阿克隆磨耗試驗機‌原理:試樣與砂輪以傾斜角度(0°~45°)及恆定負荷(如26.7N1)滾動摩擦,模擬輪胎等滾動工況。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遺憾離世。此事迅速引髮網絡關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說法,來到四姑娘山鎮的第一天,他就感覺身體不適。同行人員特意為他打了一輛順風車,準備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療。接單的司機表示,頭天晚上接到單子,次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聞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在驕陽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麗的“精靈舞者”。它們在元江兩岸的沙壁上打洞築巢、繁育後代,它們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種遷徙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羽毛色彩絢麗、飛行姿態優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布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