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2023年07月16日10:01:06 科學 1420

在研究不同恆星的演化方向的過程中,天文學家們發現像我們太陽這樣大小的恆星,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都會膨脹為紅巨星,最終留下緻密的內核,演化為白矮星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拿我們的太陽舉例子。太陽的壽命大約為100億歲,而目前太陽年齡大約為46億歲,正值中壯年,也是一生中最美好最穩定的時間。隨着太陽持續燃燒,氫燃料會逐漸減少,在這個過程中太陽會逐漸膨脹,成為紅巨星。

紅巨星體積十分龐大,會一直膨脹到水星金星軌道,意味着水星和金星會被吞噬。那時的紅巨星會比如今的太陽大上千倍,亮度極高,即使我們的地球沒有被吞噬,在極高亮度的照射下,也會成為一顆死寂星球,海水全部蒸發,生命也不可能存在。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而隨着太陽體積膨脹和亮度增加,太陽系宜居帶也會隨之外移,從如今的地球火星附近,外移到木星土星附近,或許木星土星的眾多衛星家族會成為宜居星球。不過那隻會發生在極其遙遠的未來。

晚年的太陽是極為狂暴的,對“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八大行星,也會絲毫不留情面。晚年的太陽,不但意味着地球的末日,甚至也是太陽系的末日。狂暴的太陽會摧毀一切生命,同時太陽系的結構分布也會發生重大變化。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在大約50億年之後,太陽將會走完自己的一生,用悲壯的死亡宣告一切的終結。但或許我們用不着那麼悲觀,因為太陽的死亡並非結束,反而是另一種新生的開始。

在氫燃料耗盡之後,會上演新一輪聚變,氫聚變成的氦元素會繼續聚變下去,形成更重的元素碳,然後是氖,氧元素等。由於我們的太陽質量相對較小,聚變到氧元素之後就不會繼續聚變下去了。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太陽膨脹為紅巨星之後,會逐漸剝離龐大的外層物質,最終只留下緻密的內核,也就是白矮星。白矮星體積只有地球大小,但密度非常高,每立方米可達1000萬噸。

白矮星的外層物質會被拋灑到浩瀚星際空間,主要是有一些較輕的元素自稱,比如說氫,氦,碳等元素。如今我們生活中見到的碳元素,包括你我身體內的碳基本都來自於紅巨星膨脹過程中廢棄的外層物質。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核聚變與引力兩種力量較量過程中,最終引力會戰勝核聚變的力量,結果就是恆星的外層物質會與緻密的內核分離,大部分輕元素會被拋灑到浩瀚星際空間,只留下緻密的殘骸,白矮星。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這就是我們太陽最終的宿命。

白矮星仍舊會發出微弱的光芒,但根本不足以照亮太陽系。其實白矮星也並非太陽的終極宿命,在極其漫長的時間之後,白矮星的光芒也會徹底暗淡下來,演化為黑矮星。如今宇宙中沒有一顆黑矮星,因為宇宙歷史只有138億年,還不足以演化出黑矮星。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恆星的死亡是非常悲壯的,但恆星的死亡並非一切的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原有的故事結束了,但新的故事還會繼續。

恆星死亡之後會留下緻密的星際“墓碑”,比如說太陽質量大小的恆星死亡之後會演化為白矮星,而質量更大的恆星會演化為中子星甚至黑洞,這些奇異天體成為科學家們了解宇宙形成演化的關鍵。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同時,恆星在死亡過程中通常都會發生猛烈的爆發,爆發的能量如此強大,把各種物質拋灑到星際空間,這些物質會成為下一代恆星和行星的原材料。

宇宙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歷程中,上演着各種奇蹟,直到今天,形成如此豐富多彩的世界!

太陽終究會走向死亡,但死亡並非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 - 天天要聞

所以,我們不必為太陽的死亡而扼腕嘆息,因為沒有死亡也就不會有新生,看似無情的死亡,其實也是新生的開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布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着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着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布式發電、便攜式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