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2023年06月28日23:49:10 科學 1704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由八個國家組成的國際山地研究組織發布了一份研究結果,氣溫升高,全球變暖導致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及永久凍土的變化是“前所未有的,且多為不可逆的”,這讓人使人震驚。

如果不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將在本世紀末減少五分之四。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融化,共影響亞洲16個國家,為山地區域2.4億人和下游的16.5億人提供了淡水資源。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

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位於亞洲中南部,地勢險惡,氣候惡劣,是世界最高山脈的所在地。這裡的冰川是亞洲各河流的重要水源,直接關係著亞洲各國人民的生產生活。

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指地球大氣系統、海洋系統的平均氣溫逐步升高,這個過程主要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而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喜馬拉雅冰川消融的影響

氣候影響

雪崩和山洪暴發可能性增加:隨着冰川消融,雪崩、山洪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和規模可能會增加,給當地居民生活和生產帶來極大威脅。

季節性水源減少:冰川消融導致的季節性水資源減少,對農業、水電等產業造成影響。農業生產依賴豐富的水源,而水電又是綠色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經濟影響

農業產量減少:由於季節性水源減少,農業生產受到影響,導致糧食產量減少。這將影響到糧食價格、糧食供應和糧食安全。

水資源短缺:冰川消融導致河流水源減少,可能導致水資源短缺,從而影響工業、生活用水等方面。水資源短缺會影響生態環境,加劇水資源爭端。

旅遊業受損:喜馬拉雅地區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冰川資源吸引了眾多遊客。冰川消融將導致旅遊業遭受重大損失。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社會影響

生態環境破壞:冰川消融會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失去平衡,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

生活質量下降:水資源短缺導致人們生活用水困難,可能導致生活質量降低。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應對措施和建議

政策層面:各國政府應制定相應政策和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全球氣候變暖速度。同時,加強跨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技術創新:發展節能減排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環境保護:加強山區生態保護,保護水源,植樹造林,恢復退化土地。

適應策略:提高農業抗旱能力,開發非冰川水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發展地區經濟,降低對冰川旅遊業的依賴。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總之,喜馬拉雅冰川消融對亞洲20億人口產生嚴重影響,包括氣候、經濟、社會等方面。各國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和民眾應共同努力,減緩氣候變化,保護冰川資源,以維護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利益。

喜馬拉雅冰川或在世紀末消融80%,影響亞洲20億人,這意味着什麼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