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講座別開“生”面,張江鎮打造“紅色紐帶”護繞“綠水青林”

2023年04月25日21:26:07 科學 1270
科普講座別開“生”面,張江鎮打造“紅色紐帶”護繞“綠水青林” - 天天要聞

4月25日晚,經張江鎮區域化黨(團)建牽線,來自上海科創中心海關的於翔在城市經典居民區黨建服務站內為居民帶去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張江鎮河(林)長代表、城市經典居民區居民、以及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才公寓的青年共40餘人共同參與。

在講座中,於翔從海關監管的角度,結合法律法規和現實案例,詳細介紹了加拿大一枝黃花福壽螺巴西龜等在出入境旅遊時需要特別提防的“紀念品”,並對實物標本進行展示和互動問答,現場氣氛熱烈。

“我住在城市經典二期人才公寓,來上海兩年了,這是第一次參加居委活動,非常專業,也讓我對生物和生態保護產生了研究的興趣,想加入到‘民間林長’,和大家一起關注、保護我們小區和周邊的生態環境。”來自外匯交易中心的劉錦坤說。

據悉,張江鎮作為上海市首批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先行建設鎮,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治理”,逐步推進林水複合、空間開放、藍綠交融的生態廊道建設,目前正全域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範縣。

張江鎮河長制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林長制辦公室副主任蔡娛樂表示,“張江鎮共有區域化黨建單位163家,區域化團建單位85家,在持續發動他們的黨員、青年參與巡林護河的基礎上,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把他們的產業特色、專業特長結合進來,為打造’綠水青林’的生態品牌進一步聚合紅色力量。”

而張江鎮林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顧新微也告訴記者,“以前培訓大多是業務部門組織開展的,講求’實戰’效果。今天的講座幫助我們從另一種視角解讀了工作內容,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希望後續能夠和區域化單位聯合開發我們的培訓課程,形成具有張江特色的,兼顧條線需要和大眾需求的生態科普教育體系。”

之後,張江鎮將依託“區域化黨(團)建向條線延伸、向基層延伸”雙試點,統籌調配專業資源和區域力量,進一步推進“林河一體化”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生態保護與民生福祉同步改善”的綠色發展新格局。

作者:唐瑋婕

編輯:朱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增列29種新專業。熱門專業該不該選擇?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來聽聽院士們怎麼說。 監製:戰釗策劃:宋雅娟 蔡琳設計製作:李怡霏(實習)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