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0周年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國際研討會在北京正式召開。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出席並致辭,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擔任致辭環節主持人。在主題演講部分,斯洛文尼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圖爾克、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等多國政要、知名專家參會共同探討在新時代下攜手共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今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10周年。2013年3月,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面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年來,中國主動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
華春瑩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周年。經過10年的探索和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輪廓和樣貌正日益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各國要攜手發展,共同繁榮,各國人民都有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權利。
“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華春瑩強調,只要各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就一定能夠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在演講中表示,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現已推動產生了重要的外交成果,中國在諸多全球安全事務中成為主要的參與者和助力者。在圖爾克看來,這主要體現在中國在斡旋伊朗和沙特恢復外交關係,並就烏克蘭危機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這一重要的概念性框架。
在促進全球的發展與繁榮方面,吳海龍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為推動和助力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在人類文明方面,中方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致力於推動各國超越意識形態,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接受,成為引領人類進步的一面旗幟,也開闢了人類建設美好世界的光明前景。”吳海龍總結道。
在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王文還發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周年:理念深化、實踐演進及未來展望》專題報告。這是當前國內外智庫首份梳理人類命運共同體十周年實踐進展的智庫報告,該報告在梳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演進過程與實踐路徑的基礎上,對中國構建與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路徑進行總結,並通過駁斥對該理念歪曲、抹黑的相關域外輿論,進一步展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前景。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