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2023年03月18日22:54:10 科學 121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韓文青

圖/受訪者提供

“患者對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不敏感,腫瘤又在不斷長大,我們選擇採用冷凍消融技術,形成冷凍消融治療的特異性抗腫瘤效應。”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中晚期肝癌患者、一名肺癌肝臟多發轉移患者完成了“複合式冷凍消融”治療。

手術中,醫生將穿刺針按照設定好的線路進入體內,抵達靶區位置,隨着溫度的急劇下降,在針尖周圍形成了一個“冰球”,將靶區組織“速凍”起來,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196度,持續冷凍10分鐘左右,再快速加熱處於結冰狀態的靶區組織,“冰球”融化,溫度瞬間“狂飆”至高溫80度。

經歷了“冷熱兩極”的處理之後,對腫瘤細胞滅活更徹底。術後複查,患者體內腫瘤標誌物已逐漸下降。

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綠色”療法更舒適?醫生決定“凍死”腫瘤細胞!

早期肝癌發病時隱匿性強,很多患者出現癥狀時往往已屆中晚期,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更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但依舊無法阻止病情惡化。

今年67歲的高婆婆去年前診斷為肝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並且已經侵犯到膈肌和胸膜,不得不接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但仍無法遏制住腫瘤的進展。

“由於患者對靶免疫治療不敏感,腫瘤又在不斷長大,我們選擇採用冷凍消融技術,減輕患者的腫瘤負荷,同時也刺激釋放腫瘤抗原,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反應,再配合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形成冷凍消融治療的特異性抗腫瘤效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給高婆婆制定了複合式冷凍消融的治療方案,通過“冷熱交融”的形式,不僅消滅靶區腫瘤,而且有可能產生“遠隔效應”,放大免疫抑製劑的治療效果,將遠處的腫瘤細胞也“一舉消滅”。

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冷凍消融是一種以物理作用殺傷細胞為原理的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對人體造成的創傷及不良反應遠低於常規的放療和化療,被譽為“綠色”療法,而且冷凍消融對患者具有一定的鎮靜鎮痛作用,讓患者更加容易耐受,治療過程中基本不會有疼痛不適的感覺。

溫度“狂飆”270度!複合式冷凍消融重創腫瘤細胞

手術之前,醫療團隊已經設計好了最佳進針線路,依據影像學各層面腫瘤的面積、形態、結構深度特點,明確靶區與周圍的關係。

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一切準備就緒後,進入關鍵的手術操作階段。醫生熟練地將穿刺針按照設定好的線路進入體內,順利抵達靶區位置,隨着溫度的急劇下降,在針尖周圍形成了一個“冰球”,將靶區組織“速凍”起來,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196度,持續冷凍10分鐘左右,再快速加熱處於結冰狀態的靶區組織,“冰球”融化,溫度瞬間“狂飆”至高溫80度,經歷了“冷熱兩極”的處理之後,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效果更好,滅活更徹底。

“我們在回溫過程中進行針道消融,保證穿刺通道的腫瘤細胞也被殺死,而且可以避免退針時發生出血、針道轉移等問題,更安全、更徹底。”熊斌介紹,經過兩三次重複的凍融循環,可以直接將腫瘤細胞“團滅”,最終實現靶區組織壞死,達到降低腫瘤負荷的效果。“冷凍消融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ct或者超聲等清晰看到靶區邊界,以此判斷腫瘤病灶處理是否徹底,避免傷及正常器官和組織。”

一個多小時後,熊斌順利為高婆婆完成了冷凍消融手術。

冷凍消融治療,聯合“靶免治療”實現“1+1>2”

與傳統外科手術切除不同的是,冷凍消融之後,不需要將壞死的腫瘤組織取出來,屬於“原位滅活”處理。

“冷凍消融對直徑小於5厘米的單發腫瘤病灶和最大直徑小於3厘米的三個以內的多發腫瘤病灶,可以達到根治性治療,而如果以減輕腫瘤負荷為目的則不受這些限制。對於骨轉移瘤冷凍消融的止痛效果也非常好。”熊斌表示,冷凍消融可以反覆多次進行,對於很多失去根治性手術治療機會的中晚期腫瘤患者,特別是對放化療不敏感的患者來說,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不僅可以殺死一部分腫瘤細胞,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地釋放腫瘤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腫瘤淋巴細胞,從而提高患者後續免疫治療的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據介紹,很多時候腫瘤治療通過外科手術切除風險較大,即使做介入手術也無法徹底清除乾淨,而冷凍消融則可以發揮“遠隔效應”,不僅把“大球”腫瘤冷凍消亡,而且從遠期來看,還有助於釋放腫瘤特異性抗原,讓遊走在體內的殘餘腫瘤細胞充分“暴露”,與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協同“作戰”,改善體內腫瘤微環境,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綜合療效。(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何寧

校對 | 朱曉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科普之夏”來了!上千場活動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 天天要聞

“廣州科普之夏”來了!上千場活動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暑期科普文旅盛宴等你來打卡!7月4日,南都記者從“廣州科普之夏”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州科普之夏”主題活動將於7月5日至8月31日舉辦。暑假期間,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資源單位將聯合推出上千場涵蓋科普展覽、研學實踐、互動體驗等形式的特色活動,讓大家在遊玩中學習科學知識,享受科普樂趣。活動將打造八大系列科普...
暑期電力探秘:“電博士” 帶娃解鎖科學魔法 - 天天要聞

暑期電力探秘:“電博士” 帶娃解鎖科學魔法

7月4日的廣西科技館裡,此起彼伏的驚嘆聲像夏日蟬鳴般熱鬧——當“電博士”將瓶子里的“水”輕輕注入模型托盤上的“小碗”,另一側的模型托盤上的彩色碎紙突然飛起,然後像天女散花一樣落下,前排的小朋友們瞬間瞪大了眼睛,有的攥着媽媽的手直晃:“原來電會藏在瓶子里!”這場由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與廣西科技館聯手打造...
扎堆!4號颱風即將生成!或在我國這裡登陸 - 天天要聞

扎堆!4號颱風即將生成!或在我國這裡登陸

熱點新聞廣西3市發布最新人事信息速看!這場活動事關小學生!今年3號颱風剛生成不久,4號颱風又即將生成了!7月4日,記者了解到,7日前,南寧市晴熱有分散陣雨,9日至11日,受熱帶輻合帶影響,南寧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眼下,海面上有3號颱風“木恩”和一個“准颱風”在活動。7月4日8時,“木恩”位於日本東南方的西北...
地大團隊研發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術    將檢測價格降低百倍 - 天天要聞

地大團隊研發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術 將檢測價格降低百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易穎教授團隊研發的紫外線檢測設備,只有手掌大小,成本不超過6元錢。受訪者供圖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孫彥欽、李潔)7月4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易穎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首映 - 天天要聞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首映

7月4日,一部以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方法論為主題的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宇宙劇場首發。這部歷時一年打磨、融合尖端科技與人文情懷的科普巨制即將在暑期登陸北京天文館,為公眾尤其是小朋友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