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透析依賴CKD患者5年的癥狀變化如何,最新研究揭示!

2022年12月29日21:16:03 科學 1967
非透析依賴CKD患者5年的癥狀變化如何,最新研究揭示! - 天天要聞非透析依賴CKD患者5年的癥狀變化如何,最新研究揭示! - 天天要聞

癥狀是一種主觀感受,反映個體的生理障礙。“癥狀負擔”用來描述患者在患病任意階段的癥狀數量,包括癥狀的發生率、頻率、嚴重程度和困擾程度,其對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等各方面造成影響。癥狀負擔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預測因素,而晚期CKD患者以顯著的癥狀負擔為特徵。

目前對不同階段CKD患者癥狀的變化了解有限,較少有縱向研究調查非透析依賴CKD患者的癥狀變化,且現有的研究結果不一致。為此,國外學者基於法國CKD-腎臟流行病學和信息網絡(CKD-REIN)隊列研究數據,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以確定CKD患者5年癥狀變化軌跡及其特徵。研究顯示,隨時間延長,基線癥狀較嚴重的患者(31%)癥狀趨於惡化,並且這類患者影響CKD進展的危險因素更多,生活質量更差。而基線癥狀較輕的患者(69%)癥狀總體相對穩定。該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Clin J Am Soc Nephrol.(影響因子10.614)。

01 研究設計

CKD-REIN研究是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eGFR<60 ml/min/1.73 m2的非腎臟替代治療(KRT)的CKD成年患者。收集在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參與CKD-REIN研究的CKD患者的社會人口學數據、身體質量指數、吸煙史、用藥史、病史和實驗室指標等基線數據。研究期間,每年使用腎臟病生活質量-36(KDQOL-36)量表評估患者的癥狀,直至2020年12月。KDQOL-36量表分為5部分,包括生理健康評分、心理健康評分、腎臟疾病部分的腎臟疾病負擔、腎臟疾病癥狀/問題、腎臟疾病影響。本研究的主要終點為KDQOL-36量表的腎臟疾病癥狀/問題子量表的評分,包括肌肉酸痛、胸痛、抽筋、皮膚瘙癢、皮膚乾燥、呼吸急促、頭暈、食欲不振、疲勞、手腳麻木、噁心或胃部不適在內的11種癥狀評分,分數越低代表癥狀越嚴重。記錄基線和隨訪第1、2、3、5年的評分數據,每位患者至少收集一份數據。使用潛類別混合效應模型(JLCMM)以識別癥狀評分軌跡的類型。

02 研究結果

研究共納入2787例患者,平均年齡(±標準差[SD])為67±13歲,66%為男性。平均eGFR為33±13 ml/min/1.73 m2,45%的患者處於CKD 4-5期。平均癥狀評分為75±16分。癥狀的發生率從24%(胸痛)至83%(疲勞)不等,其中,疲勞(83%)、肌肉酸痛(82%)、抽筋(72%)、皮膚乾燥(60%)和呼吸急促(68%)最常見。98%的患者報告至少有一種癥狀。

隨時間延長,非透析依賴CKD患者的癥狀評分軌跡趨於2種類型

中位隨訪(四分位數範圍)5.3年(3.4-6.0)期間,有690例患者啟動KRT,490例在KRT前死亡。JLCMM分析確定了2種癥狀軌跡類型(圖1),31%(n=875)的患者“癥狀評分較低,軌跡趨於惡化”,其特點是基線的癥狀較嚴重,隨時間延長,癥狀評分減少>10分,提示癥狀惡化;69%(n=1912)的患者“癥狀評分較高,軌跡相對穩定”,其特點是基線的癥狀較輕,隨時間延長,癥狀總體穩定。如預期所示,“癥狀評分較低,軌跡趨於惡化”患者的KRT和KRT前死亡風險相對更高。

非透析依賴CKD患者5年的癥狀變化如何,最新研究揭示! - 天天要聞

圖1 2種癥狀軌跡類型的平均癥狀評分(實線)及其置信區間(陰影帶)

不同癥狀軌跡的患者特徵

與癥狀評分較高且軌跡穩定的患者相比,癥狀評分較低且軌跡惡化的患者更常有糖尿病(48% vs. 40%)、肥胖(36% vs. 33%)、合併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貧血(55% vs. 29%)和低鈣血症(4% vs. 1%);且體育鍛煉更少(57% vs. 44%),用藥更多(9±4 vs. 7±4),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GFR)更低(26±10 vs. 37±11 ml/min),生活質量更差且癥狀更明顯。同時eGFR下降速度也明顯更快(3.56,95%置信區間[CI] 3.80-3.33 vs. 1.15,95% CI 21.24-21.06)ml/min/1.73 m2/年。

03 研究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識別CKD患者5年癥狀變化軌跡及其特徵,結果顯示,基線癥狀較嚴重的患者(31%)癥狀趨於惡化,並且發現,這類患者影響CKD進展的危險因素更多,生活質量更差。而基線癥狀較輕的患者(69%)癥狀總體相對穩定。

在慢病患者的護理中,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癥狀負擔已日益得到重視。在腎臟病標準化結局倡議中,血液透析患者認為疲勞是影響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疾病進展過程中,慢病患者可能經歷快速功能衰退,癥狀負擔加重,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對於制定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除了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指標的監測外,學者還建議應使用KDQOL-36量表或其他有效問卷以系統評估患者的癥狀。該結果將有助醫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早期治療干預,改善患者臨床結局。

參考文獻:Faye M, Legrand K, Le Gall L, et al. CKD-REIN Study Group. Five-Year Symptom Trajectories in Nondialysis-Dependent CKD Patients[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2 Nov;17(11):1588-1597. doi: 10.2215/CJN.06140522. PMID: 36307136; PMCID: PMC9718050.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着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