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酸”才露尖尖角,siRNA藥物成最熱賽道丨前沿醫藥觀察④

2022年10月14日12:01:11 科學 1141

新冠疫情令mRNA疫苗廣為人知,也令小核酸藥物進入更多人視野。

受限於遞送技術尚不成熟,目前小核酸藥物靶點仍主要局限於肝臟組織,適應症多為罕見病和遺傳病。但專註於醫藥投資的青僑陽光基金經理林偉認為,核酸藥物已成為全球生物葯研發第三波浪潮的核心,即使是目前局限於肝靶點的階段,應用前景也不可估量,尤其是在降脂降壓等慢性病領域。

被稱為“RNA療法第一股”的聖諾醫藥(02257.HK)董事長陸陽博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以siRNA藥物為首的新型核酸療法擁有巨大潛能,一旦突破肝靶向限制,其廣泛應用場景將帶來可觀市場空間,尤其在腫瘤治療方面,未來需求及發展空間巨大,“對標單抗藥物發展進程,核酸藥物市場規模仍有很大潛力。”

小核酸葯優勢突出,遞送技術是關鍵

核酸(nucleic acids)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能夠用於疾病預防和治療的,被統稱為核酸藥物。小核酸藥物是指長度較短,鹼基或鹼基對少於30的單鏈或雙鏈核酸藥物分子,主要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作用於細胞內的mRNA,進而調控蛋白質表達來達到治療效果。

由於直接作用於基因表達調控層面,相比於靶向蛋白質的療法,小核酸藥物具有研發周期短、成功率高、體內毒性低,藥效時間長等諸多優點。尤其是在長效性方面,目前已上市的部分小核酸藥物有效性達到6-9個月,是小分子化葯和抗體藥物所難以匹敵的。

覆蓋靶點範圍廣規模大,潛在適應症廣泛是小核酸藥物另一大優勢。由於對蛋白靶點有特殊結構要求,目前小分子化葯和抗體藥物可靶向的人體蛋白僅有數百個,而小核酸藥物以RNA為靶點,已知靶點達到數千個,這意味着小核酸藥物潛在可治療適應症更為廣泛。

目前小核酸藥物以小干擾核酸(siRNA)、反義核酸(ASO)兩大技術路徑為主,其中反義核酸由於發現較早,在小核酸葯研發中佔據主導地位,目前已有9款藥物獲批上市。核酸干擾(RNAi)機制於1998年被發現,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治療效率、安全性以及長效性方面優勢更為突出,由此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入局,逐漸成為最熱核酸葯賽道,目前已有5款來自行業旗艦公司Alnylam的siRNA藥物獲得美國和歐洲監管部門批准進入市場,其他多數仍處於不同的臨床階段。

據平安證券,遞送技術是小核酸藥物成藥的關鍵。其中,有療效的ASO已經過大量化學修飾,遞送載體的需求並不必要。而siRNA藥物由於其RNA分子在體內易於分解,採用高效率的跨細胞膜載體遞送技術是主流趨勢,也是該項技術研發的重要瓶頸所在。

陸陽對第一財經表示,“遞送技術的突破極具挑戰性”,一項合格的遞送技術需要同時保證精準遞送、維持藥物活性並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由於個體差異,即使是同一藥物遞送技術,在不同人體內,以及針對不同適應症時都可能產生不同效果。因此,核酸葯遞送技術真正投入到臨床應用中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突破,而目前國內小核酸葯企業多採用fast-follow策略,主要原因就是遞送技術上無法取得創新性突破。

市場仍處發展早期,核酸葯應用前景被看好

受限於遞送技術尚不成熟,目前小核酸藥物靶點仍主要局限於肝臟組織,適應症更多集中在遺傳病、罕見病以及個別肝相關慢性疾病,覆蓋患者群體規模較小,市場仍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平安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全球小核酸藥物銷售額在35億美元左右,其中銷售額最高的是Ionis和Biogen合作開發的Spinraza,作為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藥物,其在2020年實現收入20.52億美元。

但小核酸藥物的未來市場潛力被普遍看好。青僑陽光基金經理林偉認為,即使是目前局限於肝靶點的階段,核酸藥物應用前景也不可估量,尤其是在降脂降壓等慢性病領域。在降脂方面可能還會面臨單抗等其他藥物的競爭,但在高血壓以及ATTR疾病治療方面,肝靶向的小核酸葯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一旦突破,將為核酸藥物打開可觀市場前景。

“10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大抵相當於單抗藥物在歷經十年發展後(2010年)所達到的水平,時至今日,僅阿達木單抗(humira)單款藥物市場規模就已突破200億美元。”陸陽表示,小核酸藥物目前依然處於發展早期,市場規模的拓展還有賴於人們對於核酸藥物的認知和接受度,同時還需要加大力度拓展適應症覆蓋範圍。

陸陽介紹,目前siRNA藥物比較清晰的拓展方向主要是慢性疾病領域,比如在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領域的應用都指日可待。未來siRNA藥物研發路徑的突破方向有兩個,一個中樞神經系統,指向腦科疾病,如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症等,另一方向則指向腫瘤治療領域。“到目前為止,腫瘤治療的臨床需求遠沒有滿足,且腫瘤治療的需求將長期存在,這給siRNA藥物治療留下的市場空間也非常可觀”。

光大證券此前測算,綜合傳染病、慢性病、腫瘤三大領域5種適應症,除去mRNA新冠疫苗以及罕見病核酸藥物,到2034年預計國內小核酸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人民幣。

國內核酸藥行業迎第二波發展熱潮

長期以來,中小型Biotech公司是推動小核酸藥物技術進步的主要動力,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有15家企業專註於小核酸藥物的研發,其中包括聖諾醫藥、瑞博生物等5家國內企業。

“小核酸”才露尖尖角,siRNA藥物成最熱賽道丨前沿醫藥觀察④ - 天天要聞

據悉,國內核酸藥物行業近20年來共經歷了兩波發展高潮,第一波是在2007年小核酸藥物研究獲得諾獎之後,國內大量生物科技公司或通過自身研發,或通過技術引進等方式進入核酸葯領域;2018年來國內創新葯發展迎來第二波高峰,大量專家及科研人員回國創業,有近20家公司進入核酸葯領域,但其中絕大部分依然是通過license in的方式引入項目進行開發。

陸陽認為,儘管這些藥物已在國外開展臨床試驗,但多數項目仍然面臨挑戰,憑藉這一方式進行國內研究,失敗風險較高。相比之下,一些全球布局,同時在國內外推進技術研究,基本功比較紮實的企業,更可能在這一波核酸葯發展浪潮中獲得成功。

林偉則認為,在核酸葯領域,技術路線、遞送技術代差優勢、先發卡位優勢,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當前遞送技術尚不成熟,未形成代差優勢的情況下,所選擇的技術路線將構成核酸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比之下,siRNA技術路線的企業更具優勢。

陸陽執掌的聖諾醫藥目前布局了多肽納米顆粒(PNP)、新型GalNAc siRNA以及呼吸道給葯等多個技術平台,用於開發廣泛的腫瘤和纖維化疾病藥物,其中公司在PNP領域的研究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陸陽表示,公司追求通過多肽納米遞送技術,將核酸葯適應症拓展至腫瘤治療領域。目前在該領域的研究採取穩健策略,從相對較為輕微的皮膚鱗癌介入,逐步驗證靶點的準確性以及藥物的安全性。公司目前在研的16款候選藥物中,核心產品STP705是一種雙靶點TGF-β1/COX-2抑製劑,其針對非黑色素瘤皮膚癌(NMSC)的管線目前處於美國臨床IIb期,針對增生性瘢痕(HTS)的管線亦已在美國啟動IIa期研究。

瑞博生物是國內另一家核酸葯龍頭,已建立小核酸藥物全技術鏈整合研發平台。2022年9月19日,瑞博生物宣布自主研發的以PCSK9為靶點的小核酸藥物(RBD7022注射液)獲批在中國開展首次人體臨床試驗,該葯是一種針對高血脂症的GalNAc綴合的siRNA藥物。

此外,騰盛博葯(02137.HK)從Vir引進的BRII-835是一款靶向HBV高度保守DR2區的siRNA,可抑制多種乙肝蛋白的表達,目前II期臨床已完成;舒泰神(300204.SZ)在研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TSG-0002為一款針對乙肝病毒的shRNA藥物,當前正處於臨床I期並已完成部分入組,全球範圍內迄今尚無相同靶點基因藥物獲批上市。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後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宜賓市高縣發生3.7級地震 - 天天要聞

四川宜賓市高縣發生3.7級地震

【來源: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參數 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2日0時50分在四川宜賓市高縣發生3.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8.34度,東經104.55度。
500斤鱷魚被頂飛!家養牛類隱藏的致命戰鬥力震驚全網 - 天天要聞

500斤鱷魚被頂飛!家養牛類隱藏的致命戰鬥力震驚全網

在非洲草原的河流邊,一頭尼羅鱷正潛伏在渾濁的水面下,暗金色的鱗甲與淤泥完美融合。當它鎖定一頭正在飲水的母牛時,所有人都以為這將是一場毫無懸念的獵殺,畢竟鱷魚能輕易拖走斑馬或羚羊,而家養牲畜似乎天生就該是弱者。然而這頭看似溫順的母牛卻做出了驚
剛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雲南母子抓35條,做葯擺攤賣被抓 - 天天要聞

剛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雲南母子抓35條,做葯擺攤賣被抓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23年2月17日,開屏新聞報道,雲南騰衝的民警在菜市場巡查的時候,發現有人在賣一種奇怪的生物,看起來又像娃娃魚,又
珍稀華西蝴蝶蘭驚艷現身廣南深山(組圖) - 天天要聞

珍稀華西蝴蝶蘭驚艷現身廣南深山(組圖)

【來源:雲南網】5月20日,廣南縣在開展名木古樹調查時,意外在舊莫鄉境內發現20餘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華西蝴蝶蘭。技術人員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0餘米高的櫸樹上發現到幾株開着別緻花朵的植物。其花瓣形態優雅,色澤獨特,經鑒定,確認為華西蝴
機器人的靈巧手怎樣煉成 - 天天要聞

機器人的靈巧手怎樣煉成

半月談記者 張漫子憧憬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人們很難不去幻想這樣一幕:回到家後,餐桌上已擺好想吃的飯菜、換下的衣物已經洗凈烘乾並收納整齊。完成這一切的,不是哆啦A夢的口袋,而是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靈巧的“手”。如果機器人真的有一雙“人手”一樣的靈巧手,我們的生活該有多麼輕鬆愜意!然而現實中,靈...
“咖啡牛奶效應”,會成以後人種結構的大趨勢嗎? - 天天要聞

“咖啡牛奶效應”,會成以後人種結構的大趨勢嗎?

未來地球上人種結構會被黑人“改寫”?深度剖析人口演變趨勢在全球人口格局的宏大棋盤上,人種結構的變化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話題。近年來,隨着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黑人在全球範圍內混血現象的加劇,一種觀點甚囂塵上——未來地球上的人種是否會全是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