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2022年10月09日22:39:07 科學 1257

新冠疫情大流行自從2020年開始以來,到現在已經接近三年了。已經過了這麼久新冠疫情大流行依然沒有結束,而且病毒還在不斷的變異。根據媒體10月7日的文章表示,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警告說,美國今年冬天很可能將出現一種新的、更危險的新冠病毒新變種。這次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對於世界的影響真的是太大了,不光影響了世界的發展甚至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健康。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個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時能結束?無獨有偶,有印度神童之稱的阿南德曾預言了新冠疫情大流行可能結束的時間。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 天天要聞

阿南德預言視頻截圖

印度神童阿南德,他預言使用的是印度的吠陀占星術。吠陀占星術是印度傳統的占星術,植根於吠陀經。吠陀經是用梵文寫成的古老的文本,也為後面印度的宗教和哲學提供了一些信息。吠陀,意思是“知識”,最初是一種口頭傳統,代代相傳,最終在公元前1500年至500年以吠陀梵語書寫。

而印度的吠陀占星術雖然和西方的占星術很像,但是也是有一些區別的。不像西方流行的占星術那樣,把重點都放在“你的星座是什麼上。吠陀占星術專註於行星、恆星及其與地平線的關係。與西方占星術不同,吠陀占星術不考慮天王星、海王星或冥王星對個人的影響。吠陀占星術將影響範圍限制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肉眼可見的個人行星。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 天天要聞

吠陀占星術和西方占星術之間的另一個主要區別(也是人們談論最多的區別)是黃道帶系統。西方占星術使用的是熱帶黃道帶,它是基於季節和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而吠陀占星術使用的是恆星黃道帶。由於地球的傾斜和搖擺不定的軌道,恆星和星座不會保持在固定位置。恆星黃道帶通過稱為ayanamsas的校正系統考慮到這一點,而熱帶系統根本不考慮這種運動。這就是為什麼你在吠陀占星術中的太陽星座可能與你在西方占星術中所知道的不同。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 天天要聞

預言截圖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以後新冠疫情大流行將結束——印度神童阿南德在2022年6月30日的視頻中預言了2022年後半年到2023年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他在視頻中預言,雖然現在疫情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到2023年以後疫情問題將不再是困擾人們的難題。關於疫情大流行何時結束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負責人在9月14日的時候曾表示,上周全球冠狀病毒死亡人數是自2020年3月以來大流行中報告的最低人數,這可能是長達數年的全球疫情爆發的轉折點。世界從未像現在這樣處於阻止COVID-19的更好位置。我們還沒有到那裡,但終點就在眼前。

所以世衛組織說我們接近了疫情大流行的終點,但是現在還是沒有到達。因為影響疫情大流行結束的一些未知因素還是存在的,比如未來新冠病毒的變異。新冠病毒在不斷變化,隨着大流行在全球蔓延,現在已經出現了多種SARS-CoV-2病毒的新變種。比如阿爾法、貝塔、德爾塔奧密克戎以及奧密克戎的子變體等。一些變種可能傳播得更快,導致更高的感染率。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 天天要聞

所有病毒都由遺傳物質組成,它們可以由DNA或RNA組成,具體取決於基因組或病毒的類型。一旦病毒侵入宿主,它會與宿主的細胞相結合。然後病毒的DNA或RNA滲入細胞,在那裡開始複製自身,以便產生更多的病毒。隨後這種新病毒離開細胞,去尋找另一個細胞。病毒因為DNA和RNA具有不同的校正或“校對”機制,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在“翻譯”遺傳密碼的過程中一段代碼可能會發生變化,並發生錯誤。突變就這樣發生了,而且發生得很頻繁。突變帶來的變化通常很小,以至於不會顯著改變病毒的方式。如果突變削弱了病毒在宿主中複製或者生存的能力,病毒就會隨着突變而消失。另一方面,如果突變使病毒具有生存優勢,則該病毒可以增加其傳播率或者是嚴重程度。所以如果未來又出現了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那麼將影響疫情大流行的結束時間。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 天天要聞

除了預言疫情外,他還預言了由於人們破壞自然環境,導致了更加極端的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繁出現。隨着地球氣候變暖,更頻繁、更強烈的天氣事件的新模式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展開。全球變暖可以通過增加非常炎熱的白天和黑夜的機會來加劇熱浪的強度,變暖的空氣也會促進蒸發,這會加劇乾旱。更多的乾旱造成乾旱的田野和森林容易着火,而氣溫升高意味着野火季節更長。全球變暖還增加了大氣中的水蒸氣,這可能導致更頻繁的暴雨和暴風雪。海洋上空更溫暖、更潮濕的大氣使得颶風可能變得更加強烈,產生更多的降雨。此外,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增加了海水量以及更多降雨。海水以及更多的降雨可能導致破壞性的洪水泛濫。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023年後新冠大流行將結束?他還有何預言 - 天天要聞

北半球和北極的變暖速度比南極和南半球要快得多。北半球不僅有更多的陸地,還有更多的季節性積雪和海冰。隨着冰融化後這些表面從反射大量光線變為吸收熱量,這讓它們開始吸收更多熱量。北極氣溫的上升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多,北極冰川和冰蓋的融化擾亂了海洋環流,包括減弱的墨西哥灣流,進一步改變了氣候。

以上就是阿南德的一些預言。還有就是大家對於阿南德的預言看看即可,因為他以往的預言中也有很多沒有實現。另外占星術已經被證實是偽科學了,因為遙遠的星星根本沒有影響人們命運的能力。不過疫情和環境問題還是需要大家認真、謹慎的對待,這些問題越早得到解決越好。以上就是今天內容,我是火宗君,我們下期再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着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 天天要聞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忽如一夜春風至中國硬核創奇蹟作者 李 庚當人形機器人與馬拉松運動員並肩奔跑在北京亦庄的賽道上,當2025年央視春晚舞台上機器人整齊劃一地扭起大秧歌,這些曾經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走進現實。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4月30日,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州南宋德壽宮啟幕。本屆靈芝文化節以文化市集、啟幕盛典、宋韻雅宴三大篇章展開,來自中醫藥、科研、體育、電商等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展現了靈芝產業“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氣象。圖為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啟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本屆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巧妙融合了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