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2022年10月09日11:52:14 科學 1574

自從2019年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影響了數億人的生活,自此人類開始與病毒展開了拉鋸戰,雖然病毒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要想完全與病毒說再見,卻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目前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還是依賴拭子採集,然後再進行核酸檢測,然而這些操作不但需要專業人員和檢測實驗室,還有可能增加醫務人員的感染風險。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能不能研發一種可穿戴智能設備,讓其自助檢測各種病毒,來減少醫護人員和群體性感染的風險呢?今天大白話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即將造福人類的黑科技。
其實,這種技術早就有相關科研單位進行了深度研發,目前這一科研成果,已經發表在評議期刊《Matter》之上。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據了解,該技術由同濟大學研究團隊研發,旨在用作早期預警系統,以防止未來呼吸道傳染病的爆發。為了提高這種設備的移動性,團隊還將這種智能檢測設備置入口罩中,極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這種口罩最大的好處就是,配戴人員只需戴上囗罩即口,啟動設備後它就能自助檢測周邊的病毒,並實時獲得相關數據。

具體工作原理,由於涉及到醫學術語,小編也是一知半解,總之就是用來檢測我們呼吸的空氣,只要將這種智能生物口罩連接網絡,這種口罩就會自動向用戶的移動設備上傳輸實時數據,如果檢測到病毒樣本,系統還會發起警報提醒。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種設備可以檢測到比一個噴嚏產生的液體體積還要小560倍的痕量級液體樣品,最小單位可以低至0.3微升, 為了讓檢測效果更加精準,研究人員還採用了雙溶劑系統來提高親脂離子液體和親水性PVA的兼容性,以此來形成均勻的離子凝膠網絡,從而達到提高設備靈敏度的目的。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那麼,這種智能生物檢測設備,檢測效率到底怎麼樣呢?根據同濟大學材料科學家方寅的說法,這種口罩在通風不良、感染風險高的空間中效果良好,在10分鐘內就可以檢測到空氣中的微量病原體,除此之外,該設備還支持更新,如果未來出現一種新的呼吸道病毒,它還可以用來檢測新的病原體。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其實這種智能生物檢測設備,在中國不只一家高校在研發,在新冠病毒爆發後,天津大學也在研發類似的生物電子口罩,相關成果發標在權威學術期刊《Biosensors&Bioelectronics》上。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另外美國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也在開發一種可穿戴生物傳感器,同樣也是安裝在口罩上,主要用於檢測用戶呼吸中是否存在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核酸,研發成果也已於2021年6月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科學期刊上,不過他們研發的這種生物傳感器,要在90分鐘內才能提供結果,檢測效率要遠低於我們中的生物電子口罩。

戴上電子口罩,就能檢測到周圍的病毒,有望替代人工核酸檢測嗎? - 天天要聞

據了解,這種新型智能生物電子口罩,一旦量產可廣泛用於機場、海關、醫院等對潛在的病毒感染者的快速篩查。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電子生物口罩的製造成本有多高,未來會不會普及民用也不得而知。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海邊遇到水母別碰有毒!醫生:被蜇傷要用海水沖洗 - 天天要聞

海邊遇到水母別碰有毒!醫生:被蜇傷要用海水沖洗

隨着夏季來臨,水上活動增多。近期,有遊客在廣東珠海橫石基沙灘、木頭沖沙灘等地發現了一些像塑料袋一樣的物體,很多人還會用手觸摸。其實這些“不速之客”是水母。醫生也提醒:水母有毒,千萬別碰!據統計,我國沿海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這些水母的觸鬚上
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 天天要聞

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走進貴州大學農學院實驗室,空氣中瀰漫著新鮮菌菇特有的泥土芬芳。來自印度、泰國和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們端坐於操作台前,在無菌氣流環境下小心翼翼地分離純化菌種,為後續研究做準備。 地處中國西南的貴州省氣候濕熱、雨量充沛,為菌類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地“靠山吃山”的飲食傳統中蘊藏着豐富的野生菌資源,...
運動是加速衰老,還是延緩衰老?真相揭開 - 天天要聞

運動是加速衰老,還是延緩衰老?真相揭開

都說“運動能夠抗衰老”,但也有些人發現自己堅持跑步一段時間後,反而看上去面部皺紋好像變多了,更“顯老”了。這也讓很多人疑惑:運動究竟是延緩衰老的“良方”,還是過度消耗體力、加速衰老的“催化劑”?最近清華大學的一項研究揭開了真相。01運動是抗
星、空、地一體化協同 直擊我國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測調查 - 天天要聞

星、空、地一體化協同 直擊我國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測調查

我國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測調查目前正在進行,今天進入調查的第三天。前兩天,由於大風、冰雪等不利天氣影響,探測任務主要進行的是地面作業,那麼今天的情況如何? 航空物探直升機正在進行冰川調查氣象條件好轉航空物探直升機已起飛作業在西藏仁龍巴冰川調查點,經過昨天一天的風雪,今天已經雲開霧散,天氣晴朗,適合航...
今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濟南來分一杯羹 - 天天要聞

今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濟南來分一杯羹

腦機接口技術,作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重點發展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被形象地譽為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來,隨着人工智能、神經生物學、傳感器等技術提升,“腦機接口”這項聽起來很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進我
松典DC226K相機:大學生旅拍神器的硬核技術邏輯 - 天天要聞

松典DC226K相機:大學生旅拍神器的硬核技術邏輯

在過去一周的五一小長假里,國人再掀出遊熱潮,輕量化出行與高質量旅拍需求成為焦點。松典DC226K雙攝相機憑藉其“前後雙芯、超清畫質、智能操控”三位一體的硬核配置,直擊年輕用戶痛點。從商業級影像創作到一鍵濾鏡直出,從便攜設計到長續航能力,這款相機如何成為年輕人旅拍新寵?答案藏在技術細節中。硬核配置:前後雙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