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啃科研“硬骨頭” 探索量子點理論研究新突破點
這個蘭州大男孩登上央視新聞

李滕輝
9月1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對浙江大學2021級博士生李滕輝迎難而上、敢啃“硬骨頭”的科研精神進行了報道。
出生於1999年的李滕輝,2011年從蘭州市城關區五里鋪小學畢業後入讀蘭州樹人中學,2014年中考考入西北師大附中,2017年高考考入浙江大學。
“英才計劃”給我提供了平台
李滕輝高中期間在蘭州大學參加了“英才計劃”項目。
“李滕輝對化學特別執着、有興趣,當時還是一個高中生的他已經讀完了我們研究生在讀的一本化學教材,可想而知他的興趣有多麼濃厚,興趣是我們搞好任何一項工作的一個前提條件。”“英才計劃”導師、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許鵬飛說。
在談到“英才計劃”時李滕輝說:“高中時‘英才計劃’給我提供了一個培養興趣的平台,尤其是在剛開始學習化學的時候得到導師的指導,幫助青少年更好地認識這個學科,也可以對青少年以後的生涯規劃有好的幫助。”
2016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2016年“英才論壇”上,李滕輝作為20所高校推薦的86名英才學員之一參加了論壇相關活動。他說,“英才計劃”不僅讓他體會到了科學研究的嚴謹,也體會到了取得研究成果後收穫的喜悅。通過培養,他對化學的興趣越來越深。在導師指導下進行長期實驗操作,更鍛煉了他的耐心和細心,“英才計劃”帶給他的不僅是學習上的鼓勵,也是人生路上一次寶貴經歷。
“英才計劃”是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開始共同實施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
“英才計劃”遴選對象為品學兼優、學有餘力、對基礎學科具有濃厚興趣的高一、高二學生。“英才計劃”導師以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為主。
“英才計劃”由北大、清華、復旦、南大、蘭大等國內30多所高校實施,試點城市包括北京、南京、杭州、廣州、蘭州、西安等20個城市,學科範圍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作為“英才計劃”20個試點城市,蘭州市選拔的數十名高中生拜師蘭州大學名師,接受為期1年的“英才”培養。
敢啃科研“硬骨頭”
浙江大學化學系提供的信息顯示,李滕輝2017年考入浙江大學化學系,獲浙江省優秀畢業生、浙江省政府獎學金、浙江大學優秀團幹部等獎勵和榮譽,2021年免試在化學系直博,導師為王林軍副教授。
王林軍副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方向為理論與計算化學,致力於發展新的理論方法,以拓展計算化學的研究邊界,促進化學學科發展。李滕輝進組後,選擇了量子點電子結構與動力學這一富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屬於課題組的全新研究方向。
導師王林軍說,該研究對全面理解量子點本徵性質以及促進量子點在發光、顯示、催化和激光等眾多領域的應用都有重要意義,但國際上的全原子理論研究還很少,沒有太多相關經驗可以參考,所以,對李滕輝而言,這是一塊科研“硬骨頭”,他選擇了迎難而上。
在進入課題組後的一年中,李滕輝已經對不同配體對量子點表面結構的影響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與彭笑剛教授課題組緊密合作,通過理論化學手段解釋了實驗合成中量子點的形貌變化,目前文章正在撰寫完善中。同時,李滕輝還在發展新的分而治之電子結構計算方法,已經初步實現了含有數萬個原子的量子點能級計算,希望通過後續的激子動力學全原子模擬,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精準設計出能發射不同波長光譜和具有特定動力學性質的量子點。對如此複雜大尺度量子點的理論研究,李滕輝正在努力實現新的突破。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武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