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2022年08月21日21:52:07 科學 1049

🌏🌠想接小行星撞地球的人越來越多了。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遙想十年前的2012,還有無數人在12月21日懷着緊張激動又有一絲不安的心情等待驗證遠古瑪雅人“世界末日”理論的真實性。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2012》

你可能根本不看電影,但你一定會記得那一年有一部創造票房奇蹟的《2012》,咆哮的海浪不僅掀翻了電影中城市,還把人們對神秘玄學的熱情引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時間過去,瑪雅人的古早“謠言”已不攻自破。地球運轉如常,與世界末日有關的討論也漸漸冷卻。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誰也沒想到,在10年後的2022,嚮往“星辰大海”的人不多了,但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認真期待世界末日。

全球變暖,氣候異常,迎來史上最熱的夏天;國際局勢動蕩,紛爭不斷;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跟宇宙相關的科普帖下面,放眼看去評論是:

毀滅吧

累了,搞快點

接一個小行星撞地球

人類清除計劃已經開始

外星人什麼時候來?

……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在壞消息和負能量的包圍下,我們對所處的世界越來越沒信心了。轉而希望那個遠遠廣袤得多的、蘊含無數神秘力量的宇宙可以改(毀)變(滅)這一切。

宇宙會給出怎樣的回答呢?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看完後浪漫這本《圖文小百科:宇宙》後,你也許會改變對宇宙的期待。

科學+人文、感性與理性,兩種視角來回切換,打破【文】與【理】的僵化界限

提到宇宙的科普,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一連串物理概念

行星、衛星、恆星、星系……

原子、分子、大分子……

電磁輻射、黑洞、引力波、暗物質、暗能量……

或者眾多著名的物理大師的名字。

許許多多的科普書,都將重點放在了一個又一個密密麻麻的知識點上。對於一個普通讀者而言,知識的強度和密度都可以輕鬆壓垮一個想要入門的愛好者,成為從入門到“放棄”的指南塵封於書架。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如果找不到宇宙和日常生活的聯結,把地球外的宇宙看作是一個遙遠的、另外的時空,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對抗遺忘。

但學習科學,遠不應該是僅僅攝入一個又一個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應該是,它可以怎樣改變你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方式?

宇宙的奧秘絕不僅僅是一個個物理定律。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時時刻刻感受到宇宙的影響,四季交替、晝夜變化、潮起潮落,最普通的站立和行走,都離不開宇宙強大又細微的力量。

但是如果提到人類文明的創造:文字、語言、音樂、繪畫……人類智慧的結晶,跟宇宙又有什麼關係呢?再或者,日復一日的工作、幸福或者不幸福的家庭生活,跟宇宙又有何關?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點擊即可探索宇宙

這本《圖文小百科:宇宙》創造性地以科學+人文、感性與理性兩種視角來回切換,比較研究宇宙和人類藝術的創造,徹底解放被傳統“文科”、“理科”區分束縛已久的思維界限。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編者于貝爾·雷弗(Hubert Reeves)1932年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是世界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有“星空詩人”的美譽。曾擔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研究部主任、NASA(美國太空總署)科學顧問等,獲得多個國家的幾十項高級榮譽和獎項。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他首先舉重若輕,抓住“創造力”這條線輕鬆串起宇宙的誕生、構成和歷史。其次引入一個並列主題,即人類藝術創作的動力和原理,二者互為例子,互證互明:宇宙與個人的行動原來在冥冥之中異曲同工。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視角彷彿用超高倍數的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兩種鏡頭來回切換,巨大的天體與基本粒子可以等量齊觀。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比如,當我們遣詞造句,從字、詞、句,到段落、文章、書、再到組成一座圖書館……

宇宙,從最初一鍋熾熱、粘稠的湯,發展到如今豐富的層次和結構,和我們使用文字的規律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德謨克里特的哲學、巴赫的大合唱、舒伯特的四重奏、凡·高的星空……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其中也都蘊含著宇宙的規律。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輕鬆、巧妙的漫畫為文字加成,既是文字的圖像詮釋,本身又是“藝術創作”的絕佳例證,更有“畫中畫”等好玩的設定,使人在輕鬆理解之餘不禁驚嘆兩位作者處理如此龐大的課題時居然能表現得如此遊刃有餘。

“我存在於天地之間”,人人都是宇宙的建築師

《圖文小百科:宇宙》是一本氣質格外浪漫的科普書。

漫畫評論網站planeteBD評價這本書:

一次優美的科普實踐,充滿了輕盈和詩意……兩位作者拉着我們的手,看似閑談,所討論的卻都是宇宙級別的概念。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兩位作者挑戰用極小的篇幅和極通俗的手法來探討宏大的課題:宇宙和藝術的創造力。作者用極其簡練、生動、彷彿日本俳句的語言,配合巧妙的圖像,以著名的哲學家、藝術家為例,為讀者同步講解了宇宙的誕生、生命的起源和人類創作的共通原理。

我們常常會懷疑人生的價值,不知道自己活着能給世界帶來什麼。

在書中,于貝爾說:在心中默念“我存在於天地之間”,這就是世間最偉大的壯舉,比奧運會的金牌還要難。因為這一行為需要無數粒子協同工作,期間產生的新質就是智慧和意識。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點擊即可擁有《圖文小百科:宇宙》

這本書鼓勵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是宇宙的建造師,是我們對自身行為的思考賦予我們在宇宙中的存在一層意義。

建造宇宙可以開始於身邊的一點一滴,開始於每個人已經習以為常的領域。每一個行為、每一個想法都與宇宙相連。(有點薩特內味兒了)。

“行為產生結果,人類對自身的思考賦予存在意義……我們應努力讓世界更加美好。”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通過這本書,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全新的視角和格局看待其他或大或小的問題,更可以重新認識和肯定自身行動的意義和價值,讓你在前進的路上多一份篤定。

可以說,不管你是平日辛苦工作、變得有些喪的打工人,還是正在在知識的海洋里求學、有點迷茫的學生,還是想要和孩子一起享受親子閱讀時光的家長,這本關於宇宙的小書都可以帶給你不一樣的思考,以一個輕鬆又有溫度視角切入宇宙龐大的知識體系。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快來翻開這本書吧,了解宇宙就是更好的了解我們的生活,相信我們仍然可以有希望,有期待。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快點擊和我們一起了解宇宙呀

先別急着接小行星撞地球 - 天天要聞

EN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