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2022年07月16日08:40:03 科學 1637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地球多災多難,戰爭、饑荒、洪水、流行病、環境破壞……幸運的是,也有許多美好的事務相伴,電力和互聯網的普及,對月球和火星等天體的探索,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讓我們比以往更了解這個世界。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權力一直與資源掛鈎,資源是否充裕決定着一個部落、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立身之本。作為14世紀末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哥倫布的航海探險不止有人類對於世界的重新認知,更有對於資源與財富的渴望。

1955年,距離二戰結束的第10個年頭裡,美蘇兩個超級政治體開始了航天實力的拉鋸戰。1961年4月12日,蘇聯首先將載有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東方1號”宇宙飛船送入空間軌道。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隨着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那荒頹的地表,實現了人類幾千年來的夢想。

外星人是否存在尚無定論,但資源一定是存在的。科學家們和企業家們都非常看好在小行星上開採資源,宇宙中的資源是人類無法去估量的,特別是如果你能發現一個“含碳小行星”。按照硅谷鋼鐵俠馬斯克的計劃,2050年以前100萬人上火星,建設殖民地。然而,地球文明的科技和能源水平難以支撐起他這一天馬行空的計劃。

如何去測量當今地球能源的利用量和當今地球的文明等級?

如果宇宙中除了人類還有其他文明,一定有強有弱。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提出了一個被後人稱為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的假說。他把外星文明的發達程度,按照各個文明所能駕馭的能量級別加以分類。卡爾達肖夫Ⅰ型文明能夠駕馭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Ⅱ型文明能夠駕馭所在恆星的所有能源,而Ⅲ型文明則能夠駕馭所在星系的所有能源。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計算出人類文明的能量等級:1973年到2015年,0.7級到0.72級文明,人類四十年間才增長了0.02級;地球還是處於0級文明。

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認為,人類誕生了300萬年,科技大爆炸只用了200年。發展速度早已超越了幾百萬年的努力。人類是有可能在100到200年左右達到I級文明,在幾千年後達到II級文明,而約在10萬至100萬年後達到III級文明。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提出過一個“球形能量源”的概念,討論過文明如何應對這一能量需求的增長。

他認為,未來人類可以建立能夠攔截和收集母恆星發出的所有能量的軌道結構。這個收集能量的裝置,即戴森球。按照他的設想,木星被拆解掉,全部物質用來建造一個包裹着整個太陽的巨大球殼,太陽輻射就被這個球殼完全或者部分地吸收。居住在球殼內壁的人們將處於永恆白晝之中,太陽高懸在頭頂,每一“天”都是夏至日;如果你想看星星,只需翻到球殼外壁,星辰大海立刻展現在你的眼前,而且沒有光污染。這種方法最大化地利用了太陽的能量。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太陽的能量是巨大的,能夠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能僅占整個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而人類能夠利用轉化的太陽能微乎其微。在很多科幻小說電影里,能夠建造戴森球成為二級文明的重要分水嶺。戴森球是否可行,爭議很大。哈佛大學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 Avi Loeb 就認為沒有必要收集恆星,做一個游牧民族比搬運土地要容易得多,一個超級文明應該能夠在星系之間自由遷徙。在宇宙視界之外的地域,通過彎曲空間,製造蟲洞也是可以到達的。換言之,“尋找宜居行星”的想法變了,變成了只要有星球,就能上去住,不滿意改造便是了。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製造人造行星,改變人類的存在形式,以能量體的形式存在。能夠進行“自我複製”的機器將廣布整個星系,佔領一個又一個的恆星並修建戴森球,最終組成一張能量網為母星供能。正常情況下,人類最多達到第三級文明就是極限了。三級以上的文明可以稱為神級文明,可以創造和毀滅星系。神話中的神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人類不過是螞蟻。在高級文明的眼裡,我們什麼也不是。人類引以為傲的思維智慧它們根本沒有興趣了解,因為實在是過於低級。就像我們看一個原始人用刀狀的石器切果子一樣,這是原始人實用工具的一大進步,卻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事情。頂級文明不會懼怕現在人類懼怕的所有事情,它們的飛船應該早已是“超光速”的了,可以隨意的到達宇宙中的任何一個角落。文明脫離軀體的限制,只需要意識就可以“活下去”。高級文明對低級文明是降維打擊,用無法理解的那個層次文明與科技,就能輕易打敗我們。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人類發展最大的威脅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足以預警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就算幾千年後要撞上,到時候我們也將具備摧毀小行星的科技。

人類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我們把有限的地球資源用來內耗,而不是用來發展科技。如果我們能和平發展到一級以上的文明,思想可能就和現在不同了。屆時,人類將遍布宇宙,佔據數十個星球作為生活基地,在太空中建造各種中轉站,飛向更遠的深空。

如果時間允許,人類能發展到多少級文明?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 天天要聞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台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 聯合救援協作綜合演練現場。圖/九派新聞 上午9時,隨着信號彈升空,雲豹救...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器人系統 - 天天要聞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器人系統

Nature期刊最新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機器人控制領域的重大變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視覺運動雅可比場"技術,能夠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各種複雜機器人系統,徹底擺脫了傳統建模方法的束縛。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字節、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字節、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字節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