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發回首批照片,宇宙的存在超乎想象

2022年07月15日23:02:25 科學 1564

中國天文地質及古生物學家李四光說: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天象,都是發生在很多年以前的事件。

因為很多天體距離我們的距離是上百光年、上千光年、上萬光年、上億光年,當這些光線傳遞到地球被我們看到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了。

韋伯望遠鏡發回首批照片,宇宙的存在超乎想象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張距離地球46億光年,位於飛魚星座南部的SMACS 0723星系團的照片。

宇宙之龐大,地球僅是一粒塵埃。

光陰之漫長,人生只是一個瞬間。

鴻蒙遼闊,從宇宙空間場來俯瞰當下,人類還在襁褓之中;

須臾光年,從宇宙時間軸來探索距離,一切都在遙不可及的遠方。

韋伯望遠鏡發回首批照片,宇宙的存在超乎想象 - 天天要聞

距離地球2000光年的南環狀星雲(The Southern Ring nebula)遠紅外波段,可以看見雙恆星結構

即使達到光速的飛行速度,人類肉身到達目前可以觀測到的天體的旅行時間,也需要數百億年。

韋伯望遠鏡發回首批照片,宇宙的存在超乎想象 - 天天要聞

“史蒂芬五重奏”星系群,Stephan's Quintet,

於是只有兩種假設可以成立——

1.光是彎曲的,宇宙也是彎曲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透過類似蟲洞這樣的通道,進入到一個看似遙遠的空間;

2.所有的物理運動都是伴隨着質量、時間、速度三大概念的,唯一能夠超越這個維度的是意識,因為意念的到達只在瞬間。

韋伯望遠鏡發回首批照片,宇宙的存在超乎想象 - 天天要聞

距離地球2000光年的南環狀星雲(The Southern Ring nebula)近紅外波段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人類目前還處於低維度生存狀態;

2.人類在不斷的進化之中,無論是生命體還是意識體;

3.物理狀態的存在僅僅是宇宙存在的現實具象,只有意識狀態的存在才是足以溝通、串聯、整合宇宙的終極能量;

4.像物理形態的存在一樣,意識形態也有個體、群體等豐富多 彩的意識體存在;

5.肉身是意識的基台,意識是肉身的綿延,進化與提升需要在毀滅重生的不斷輪迴中,精進歷練,以致高遠;

6.物質幻滅,意識永恆。

韋伯望遠鏡發回首批照片,宇宙的存在超乎想象 - 天天要聞

距離地球8500光年的船底座大星雲(Carina Nebula )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 天天要聞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在電氣設備領域,中小型旋轉電機作為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場景的重要動力設備,其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隨着電機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於電機生產;同時,電機的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