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2022年07月08日08:41:46 科學 1757

在5月17日時,美國舉行了自1966年以來,關於不明飛行物的首次公開聽證會。

並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會議中,展示了一些不明飛行物鏡頭,以及強調美國國防部,是如何收集了至少400起目擊事件,以及11次差點發生碰撞的事件。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要知道,之前他們對不明飛行物事件的態度,大多都是模稜兩可,為什麼這次,會選擇將不明飛行物事件公開討論呢?

難道說,已經發現了不明飛行物的真相嗎?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這起聽證會中,“不明飛行物(UFO)”一詞,已被“不明航空現象(UAP)”替代,顯得更嚴肅。

據美國海軍情報局副局長斯科特·布雷(Scott Bray)所說,近些年來,關於UAP的報告數量越來越多,而這基本都歸因於無人機的日益普及、傳感器技術的改進。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另外,其實有不少飛行員,都曾經歷過UAP事件。但是,因為對這些事件找不到線索和答案,導致飛行員在上報時,往往會遭到嘲笑。

且國防部的官員們,並不重視這些報告,也不會給予關注,導致很多飛行員會避免上報相關事件,這種情況,其實阻礙了人們對UAP事件的探索。

在聽證會上,布雷還展示了一些,之前從未被公開過的視頻片段。

一段從海軍飛機駕駛艙拍攝的視頻顯示,有個小小的泛着光亮的球形物體,從窗戶外與飛機擦身閃過。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對於這起事件,布雷表示,雖然這個視頻拍得還算清晰,但由於事發突然,時間很短,暫時還沒人能解釋出這個物體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另外一段視頻,是通過夜視攝像機拍到的,它顯示了一個閃光的三角形物體在空中飛行。布雷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神秘的物體都被認為是“不明飛行物”,但後來人們證實,這其實是一架夜間活動的無人機。

對於這樣的情況,布雷稱,雖然有很多 UAP 目擊事件,最終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釋,但同時也有許多事件,一直都無法解釋。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1年6月的時候,五角大樓就曾發布過一份“不明飛行物報告”。據該報告稱,在 2004 年至 2021 年間的144次UAP 事件中,只有一份可以“高度可信”地確定,那是一個正在放氣的大氣球。

不過,從這裡也能看出,美國政府還是沒能徹底弄清那些不明飛行物的身份,只是再次說明了這種現象,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而已。

除此之外,聽證會上也只是提出了一點意見,許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答。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有些失望,他們認為,這次不明飛行物聽證會,完全是一場笑話,因為政府官員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一些隱秘的真相仍然被掩蓋。

那麼,這些不明飛行物現象,是否可能與外星文明有關呢?

其實,從這次聽證會的公開性上來看,雖然大多數UAP事件都找不出合理解釋,但從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不能說它們一定是外星文明弄出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不明飛行物在線數據庫(NUFORC)的數據顯示,自 1947 年以來,全世界已經有超過 80000 起關於天空中奇怪物體的報告。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而且,就在2007年到2012年期間,美國就秘密進行了“先進航空威脅識別計劃(AATIP)”,以探索這些不明飛行物的身份,耗資高達2000萬美元。

而對於這次聽證會的內容,AATIP前主任路易斯·埃利桑多(Lius Elizondo)表示,此次展示的內容,僅是國防部UAP事件中的一些“小樣本”,希望未來在公開聽證會上,還能看到更多“有意思”的內容。

那麼,美國官方為何想要研究這些不明飛行物事件呢?

的確,大多數的不明飛行物事件,除了“嚇人”之外,基本都不會對人類活動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但要知道的是,與天空接觸最多的,主要還是飛行員,而且越來越多的不明飛行物,都開始出現在軍方的視線中,如果不能確定目標的真實身份,無論它是什麼,都會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

比如,前面提到的埃利桑多就曾表示,一些UAP的飛行時速,可以超過驚人的2萬公里,據他估計,人類想要達到這樣的技術,起碼還得用上1000年!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們能感到,美國近些年來,似乎越來越重視“不明飛行物”。

美國首次UFO聽證會,公布諸多已證實的UFO事件,目的究竟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當然,除了確保國土安全之外,我個人認為,他們想要轉移人們的視線、發展新型武器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據中國網,6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法新社記者: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和中國開展太空領域合作,首先您對此有什麼評論和看法?第二,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 卞志剛:謝謝您的提問。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等待點火起飛的嫦娥六號着陸器和上升器(動畫模擬畫面)。畫面中,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