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DeSci——為科學突破帶來可能

2022年07月06日18:40:13 科學 1969

了解DeSci——為科學突破帶來可能 - 天天要聞


1994年,比爾·蓋茨花了約3000萬美元購買了達芬奇的“萊斯特法典”,這是一本著名的手稿,裡面記錄了達芬奇關於天文學、力學、植物學、數學和建築等學科的草圖和想法。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買一本500年的筆記本?實際上,當你擁有一門重要的科學時,你會感受到與原始發明者的聯繫,並接觸到真正的偉大。換一種方式,直接資助真正的偉大的科學,一定會締結更深刻的聯繫,感受到更深刻的意義。


了解DeSci——為科學突破帶來可能 - 天天要聞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資助愛因斯坦關於廣義相對論的論文怎麼辦?NFT論文可用作收藏品或IP NFT,相當於你擁有了持有未來經濟利益的權利。


這就是去中心化科學(DeSci),它是一種利用區塊鏈工具(包括智能合約和代幣)來改進現代科學的加密運動。DeSci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全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加入其中。


在發展之初,首先要了解的,是DeSci主要該往何處發力?目前它的發展主要處於幾個方向的交叉點——


  • 更好的學術研究資助模式
  • 知識共享
  • 努力將所有權和價值從行業中介機構轉移


其中第一點是最重要的部分。


對研究人員而言,資金問題是個非常嚴重的痛點,他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申請資助,而這主要取決於他們在學術期刊上的出版物數量。


如果一個人想在知名期刊上發表文章,需要將研究重點放在主流思想上,這會導致思想回歸平庸,並且在進行重大嘗試時會顯得心有餘而立不足,科學工作可能因此減少,還會導致對科學家選擇項目的偏見


有了這個方形思維的排名系統,瘋狂的想法,科學突破的基礎,全都會被拋在後面,如果放在現在這個時代,廣義相對論可能不會發現。


過去20年,許多科學進步都是漸進式的,許多人認為這個核心問題是科學突破在現代難以發生的原因之一。


如果想改變這一點,該從何着手?我們知道Web3可以為其提供幫助,而在Web3中,最能給文章賦能、確權的,就是NFT了。


NFT如何發揮作用?還記得所有權經濟嗎?如果可以應用那些頭像或音樂NFT的相同工具,來作為科學資助工具會怎樣?


我們可以使用基於NFT 的資助來修復學術研究的破敗資助模式。想要押注下一個大型科學大腦的投機者,以及想要資助他們的研究的研究人員,NFT作為他們之間的交叉點非常合適。






如果我們可以利用學術研究的資金來利用投機和貪婪呢?可以試試將研究論文交易帶入投機NFT市場——


利用這些工具可以創造資本流入,將其部署到學術研究和新鮮的思想和觀點上,而不是將賭注放在無聊的圖片NFT身上。我們將賭注在未來的科學家身,可以利用免費的數字市場為科學Web3經濟創造資本流動。無論對Web3還是對科學研究,都是一件雙贏的事。


而資助的方向由自己選擇——可以資助推進到癌症的下一個治療方法、逆熵的方法或發現暗物質如何工作,還可以持有顯示支持研究人員工作的數字資產一個完全可轉讓、可互操作、數字資產。


NFT還可用於激勵科學社區分享、管理不同類型的信息並集中到資源中,例如“智能手稿”(鏈接開源數據和協議)和文章收藏。這可以實現知識共享和快速發布和審查的新模式。


這樣的社區尤其可以提高預印本(在同行評審之前發表的手稿)的質量和可用性。預印本對於快速科學至關重要,科學家在新冠期間對它們的依賴可以證明。


還可以打擊審查,這一點主要針對一些政府政府提出對科學進行政治干預的主張。區塊鏈的天然屬性決定了這一點——用戶可以永遠存儲數據和信息,可以隨時從任何位置訪問,分布式存儲,可以有效用來防範科學審查。


科學家和DAO目前正在試驗NFT和代幣發行來資助研究。但方式不止NFT一種,能為DeSci提供可能性的還有很多方向:


  • 通過建立專門用於科學的平台和協議來調整基於區塊鏈的公益資助模式,例如平方資助和追溯資助。
  • 調整新興的DeFi協議,為科學家創造可持續的長期資金,類似於傳統任期的模式。
  • 從可商業化的產出(例如藥物IP NFT)中獲得回報,以資助進一步的研究,從而實現自我維持的科學社區。




早在2015年,以科學為重點的區塊鏈項目就已經出現,但它在2021年才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包括第一個以13 ETH出售的Open Science NFT、拍賣NFT的研究團體興起、多個以科學為中心的DAO)的增長……


目前這些項目仍在起步階段,實用性也還有待考察,比如一個人想在學術界獲得認可,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流入,還需要聲譽、出版物等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而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如何區分項目質量好壞也是個問題。


但它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可能性——一種能改變現在固有模式和傳統套路,給科研界帶來全新範式的機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