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2022年07月05日03:35:10 科學 1689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根據研究,地球到今天已經有45.5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生命演化過程當中,地球幾經“磨難”,我們所熟知的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發生的後果都是傾覆性質的,那麼生物大滅絕會有下一次嗎?以下這些事件可能導致大滅絕再次發生。

◆ 1:礦產資源

人類的第六次滅絕可能因採礦資源造成的環境污染而發生,而你們現在可能還在狂歡。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由於人類造成的環境污染,估計每年有10萬種物種被消滅。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2: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國家公園和夏威夷的巨大火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適合噴發。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這些火山爆發,美國將被摧毀,世界將被有毒的火山灰覆蓋。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3:計算機

自衛本能可能也是人工智能AI的天性。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計算機具有自我保護本能,難怪無論浪費多少浪費的人力資源,計算機都會攻擊人類。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4:伽馬射線暴

當一顆恆星坍縮時,大量的伽馬射線被相應地發射出來,稱之為伽馬射線暴。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地球將暫時暴露在高燒中。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然而,幸運的是地球將面臨這種情況似乎大約在5億年後,。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5:蜜蜂滅絕

由於溫度升高和使用殺蟲劑,蜜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面臨更大的危險。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人類吃的食物中有33%是蜜蜂授粉。因為植物依賴於這種作用,如果蜜蜂滅絕,每年至少要花費200億美元 。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6:生化危機

合成生物學家的工作基本上是處理極其危險的病原體。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這些病原體泄漏到外部,則幾乎沒有手段可以阻止這些致病細菌的傳播。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7:二氧化碳的排放

過去兩個世紀二氧化碳(CO2)的排放使海水的酸度提高了25%。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海洋生物可能會滅絕。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8:與彗星的碰撞

大滅絕也可能是由彗星經過地球軌道引起的。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鑒於地球每3600萬年就要接近彗星一次,地球有可能因與彗星的碰撞而毀滅。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9:溫室氣體

科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認為,燃燒化石燃料會產生壓倒性的溫室效應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由於溫室效應,漢森指出,地球的溫度將接近460度左右,這是未來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 10:地球磁場反轉

地球磁場可以隨時反轉,反轉時磁場減弱。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此時,地球和人類將處於不受保護的狀態,來自外太空的致命輻射將橫掃全球。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事情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簡而言之,這應該是一種不後悔的生活方式。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着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