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2022年07月04日19:38:17 科學 1841

“震中洋房林立,但廢墟猶在,雜草叢生,傷痛沒有忘記”。歷史上的種種悲痛經歷告訴我們,地震是一種無法預防的惡劣地質災害。

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幾十萬人在這樣嚴重的地質災害中喪生,那些觸目驚心的損傷數字讓國人心生悲痛。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惡質地理災害讓大家心生恐懼的同時,也給全世界的科學家帶來一個艱難的課題,即如何能準確地預測到這場災難的發生呢?

但遺憾的是,當今的科技水平仍不能對地震的到來做到準確預測,而說到地震儀器的發明,我們不得不提及我們曾經在歷史課本上常見的人物——張衡

千年古器為何被質疑?

《後漢書·張衡傳》記載: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在地震多發之時,張衡的地動儀在發明之後,經過多次檢測,大多能較為準確地預測到地震的發生,張衡地動儀雖在發明之初飽受質疑,但在經過多次準確的預測後,人們對於張衡的發明技術深信不疑。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理所當然的,這項偉大的發明被列入了中小學課本中,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長。那麼,為什麼在2018年,張衡地動儀被從中小學課本中刪除了呢?這其中倒另有一番故事。

張衡地動儀的真跡早已不存,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王振鐸廣泛查閱古籍,一定程度上復原了張衡的地動儀。

但是此次地動儀復原事件存在的最大問題在於,王振鐸所造的地動儀徒有其表,可謂是科學設計上的花瓶,沒有任何實際功用。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而當時課本上出現的地動儀原型,也沒有指出圖片是王振鐸復原後的地動儀,如此不嚴謹的教材選材,在社會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由此,人們對張衡地動儀的科學性也產生了進一步的懷疑。

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一個徒有其表的花瓶,何以代表中國古代先進的科技水平?

之後發生了更為激烈的矛盾衝突點,在日本進行地動儀展示之時,現場試驗結果極不理想,使得場面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更甚者,日本研究員直接指出了裡面直桿原理的失誤,美國學者也認為張衡地動儀的製作原理模糊不清至此,張衡地動儀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面臨的否定之聲也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人說出了“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嘲諷意味十足。

不可企及的古人智慧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後漢書對於張衡地動儀的發明給予極高評價,而在當今,復原後的地動儀飽受質疑,是一件值得今人反思的事情。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之所以受到了如此巨大的質疑,最根本之處在於,其沒有真正觸碰到張衡地動儀的神韻。

換句話說,張衡的地動儀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復原,王振鐸的復原,只觸碰到了表象,而沒有進一步觸摸到張衡地動儀內部結構的發明,張衡的發明實在是太過於複雜,後人無從捉摸。

而張衡本人對此也沒有詳細的記載,再加上現今亦沒有實物流傳,今人若想真正實現對地動儀的復原,實在是難上加難。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關於地動儀的外形,在後漢書中有詳細的記載,“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其實體像一個巨型的酒樽,酒樽的外面刻有八條龍,分別口含銅製的圓球一枚,一旦有那個方位有地震的徵兆發生,人們即可以通過龍吐珠子的方位,快速判斷出發生地震災害的方位,進行及時的救災賑災救援活動。

即使許多人對地動儀的靈性飽含質疑,但是在我們的史書記載中,也都明確記載有某某年份的地質災害發生,這顯然為張衡地動儀的發明提供了可行的第一手數據,為他的發明創造奠定了數據基石。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而張衡的地動儀之所以受到教授的嘲諷,更準確地說是,復原後的張衡地動儀受到了極大的嘲諷,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後人沒有觸及到張衡發明的根本,也沒有真正企及到古人的智慧。

雖然地動儀的外形和製作原理在史書中得到了詳細記載,但是後人依然無法根據史料進行完全復原。從老莊哲學,到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不得不說,古人早已把中國哲學以及中國科學,奠定了相當深厚的基石。

在曲折中前進的中國科學

雖然先人為我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遺產,但我們亦不能妄自菲薄,認為今人的智慧絕不可能超越先輩。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僅從地動儀的發明來看,現如今仍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地動儀的實際用處,一切結論仍是根據史書推測,而不可否認的是,漢書給予張衡地動儀如此高的評價,或許是因為其代表了當時科學的最高成就,適用於那個時代的發展。

“前人之事,後事之師”,復原後的張衡地動儀在經歷了巨大的質疑之後,我國一群文化學者並沒有因此頹廢,反而力排眾議,飽含自信的開始了對地動儀的再復原。

經過研究學者的不懈努力,並在社會的廣泛關注下,他們相對成功地復原了張衡的地動儀,並找出了第一次復原失敗的誤區,在使用層面上,也能較為準確的預測出地震發生的方位。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原因到底是啥?真就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天天要聞

但是,就此來看,研究者們也不敢就此確定地說,他們真正復原了張衡的地動儀,並確定和張衡地動儀的使用效果一樣,畢竟,上千年的事情,任誰也不敢輕易下論斷。

張衡和地動儀的故事可謂是“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經由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在不嚴謹的選材中落筆教材,又在教授的聲討中,民眾的質疑聲中,在教材中落下帷幕,多有滑稽之處,卻不免令眾人感嘆。

通識書目的選材應多加嚴謹,因此,將地動儀從書中除名不足為奇,只是惋惜在於,先人智慧的結晶我們後人竟難以觸碰,也幸有執着探索的科學家,不斷推動者中國科學的向前發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