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能量留在房間里

2022年07月02日11:19:22 科學 1403

把能量留在房間里 - 天天要聞

技術似乎年復一年地進步,就像魔術一樣。但在每一次漸進式改進和突破性革命的背後,都是一支努力工作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本·馬津教授正在為望遠鏡和天文台開發精密光學傳感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和他的團隊提高了超導傳感器的光譜分辨率,這是他們實現最終目標的一個重大步驟:分析系外行星的組成。

第一作者尼古拉斯·佐布里斯特(NicholasZobrist)是馬津實驗室的一名博士生,他說:“我們能夠將探測器的光譜分辨率大致提高一倍。”。

“這是我們見過的最大的能量分辨率提高,”馬津補充道。“這為我們實現以前無法實現的科學目標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馬津實驗室使用一種稱為MKID的傳感器。像手機攝像頭中的CMOS傳感器這樣的大多數光探測器都是基於硅的半導體。它們通過光電效應進行操作:光子撞擊傳感器,擊落一個電子,然後可以將其檢測為適合微處理器處理的信號。

MKID使用超導體,其中電流可以無電阻流動。除了零電阻外,這些材料還有其他有用的特性。例如,半導體有一個間隙能量,需要克服這個間隙能量才能將電子擊出。超導體中的相關間隙能量約為10000倍,因此它甚至可以檢測到微弱的信號。

更重要的是,一個光子可以從超導體中擊落許多電子,而在半導體中只有一個電子。通過測量移動電子的數量,MKID實際上可以確定入射光的能量(或波長)。“光子的能量,或者說它的光譜,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發射光子的物理信息,”馬津說。

泄漏能量

研究人員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即他們可以使這些MKID變得多麼敏感。經過仔細檢查,他們發現能量正從超導體泄漏到製作該設備的藍寶石晶片中。結果,信號似乎比實際信號弱。

在典型的電子學中,電流是由移動電子攜帶的。但它們有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趨勢,在所謂的阻力中分散和損失能量。在超導體中,兩個電子將配對,一個自旋向上,一個自旋向下,這個庫珀對,正如它所說的,能夠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移動。

“這就像是俱樂部里的一對情侶,”馬津解釋道。“你有兩個人配對,然後他們可以在人群中一起移動,沒有任何阻力。然而,一個人停下來與沿途的每個人交談,讓他們放慢了速度。”

在超導體中,所有的電子都是成對的。“他們都在一起跳舞,四處走動,很少與其他情侶互動,因為他們都深深地注視着對方的眼睛。

“光子擊中傳感器就像有人進來,把飲料灑在其中一個夥伴身上,”他繼續說。“這會導致夫妻分手,導致一方絆倒其他夫妻,並造成騷亂。”這是MKID測量的移動電子級聯。

但有時這種情況發生在舞池的邊緣。被冒犯的一方跌跌撞撞地走出俱樂部,沒有撞到其他任何人。對其他舞者來說很好,但對科學家來說不是。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MKID中,那麼光信號將看起來比實際弱。

把他們圍起來

Mazin、Zobrist和他們的合著者發現,在超導傳感器和基板之間放置一層薄薄的金屬銦,大大減少了傳感器的能量泄漏。銦基本上就像圍着舞池的柵欄,把被推搡的舞者留在房間里,並與其他人群互動。

他們之所以選擇銦,是因為它在MKID工作的溫度下也是一種超導體,如果相鄰的超導體很薄,它們往往會相互配合。不過,這種金屬確實給球隊帶來了挑戰。銦比鉛軟,所以有結塊的傾向。這對於製作研究人員所需的薄而均勻的層來說並不太好。

但他們的時間和努力得到了回報。研究報告稱,該技術將波長測量不確定度從10%降低到5%。例如,使用該系統,波長為1000納米的光子現在可以測量到50納米的精度。“這對我們所能做的科學有着真正的意義,”馬津說,“因為我們可以更好地解析我們正在觀察的物體的光譜。”

不同的現象發射具有特定光譜(或波長)的光子,不同的分子吸收不同波長的光子。利用這種光,科學家可以使用光譜學來確定附近和整個可見宇宙中物體的組成。

馬津對將這些探測器應用於系外行星科學特別感興趣。目前,科學家只能對系外行星的一小部分進行光譜學研究。這顆行星需要在其恆星和地球之間穿過,而且它必須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層,以便有足夠的光線穿過它,供研究人員使用。儘管如此,信噪比仍然很低,尤其是對於岩石行星,馬津說。

有了更好的MKID,科學家可以利用行星表面反射的光,而不是僅通過其狹窄的大氣層傳輸的光。憑藉下一代30米望遠鏡的能力,這將很快成為可能。

馬津小組也在試驗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能量損失問題。雖然這篇論文的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馬津說,如果他的團隊在這項新的努力中取得成功,他相信銦技術可能會過時。他補充說,不管怎樣,科學家們都在迅速接近他們的目標。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