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2022年07月02日01:54:27 科學 1328

令人擔憂的綠化

如今在談到全球變暖和碳排放的問題時,綠化工程降低碳排放始終是一個離不開的話題。

中國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在致力於綠化工程和全球綠化行動中,如今已有十分喜人的成績。

毛烏素沙地可以說是綠化工程的教科書案例,多年來的不懈努力讓該地遠離了被風沙侵蝕的威脅,最終成為一片風水寶地。

同時我國在過去還執行了許多政策幫助因退耕還林而經濟受損的農民們,如今我們更是喊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出我們在降低碳排放和綠化工程上有着十分堅定的意志,另外在國際上,中國的綠化成果有目共睹,貢獻四分之一綠化讓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

當然,在世界綠化工程里不止有中國的影子。

中國的鄰居——印度,也同樣有着十分令人驚訝的成績。

這一點,在NASA衛星中便能看出一二。與過去20年相比,世界變得更綠,而綠化的主要來源就是中國和印度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波士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從1990年中期就開始使用衛星數據進行綠化現象記錄。

在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的幫助下,研究人員獲得了高分辨率的準確信息。

總體來看,世界綠化在過去20年總共增加了一個亞馬遜雨林的面積,這與2000年初相比,每年都有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的二外綠化面積。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相關研究指出,中國和印度佔據世界總綠化的三分之一,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的9%

確實,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動員全國進行植樹活動,以此應對風沙侵蝕、氣候變化以及空氣污染。

不過NASA方面同時也指出了中國與印度的綠化區別,對於中國來講,綠化工程主要體現在退耕還林,目的在於減少水土流失。

而印度更多的在於“集約化”種植,這種農業生產方式使得印度在衛星數據上看起來“更綠”。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儘管兩者在數據方面看着令人感到欣慰,而且印度的農業綠化看似比中國更“環保”,但事實上專家卻對印度非常擔心,這是為什麼?

集約化種植帶來的影響

未來綠化趨勢的變化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全球範圍和當地人類水平。

比如,地下水灌溉促進了印度糧食產量的增加,但如果地下水一旦枯竭,這種趨勢可能就會迅速改變。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農業方式來看,印度的集約化種植使得印度出現了大面積綠化,並且佔據印度綠化的82%,而中國只有32%

印度作為農業出口大國,每年都會對外出口大量糧食,自從2000年以來,印度的農業產量每年都在增加,但這也給土地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人口增長也是印度十分嚴峻的問題

因此相關研究學者擔憂這種現象是否會對其他地方環境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另外在全球整體趨勢來看,溫室效應如今並沒有出現減緩。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仍然在不斷增加,這導致北部森林生長趨勢比南方更好。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集約化種植是如今主流的生產方式

對於西方社會來講,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是各國主要應對的挑戰之一。

但是在印度,氣候變化影響並不是首要任務,印度的發展模式已經符合從農場到工廠的模式。

根據此發展模型,不少人從鄉村和城鎮向城市遷移,同時工業化、城鎮化帶動發展。

但是洪水給印度帶來的影響使得解決農業發展成為首要的問題,而在此期間,印度的碳排放問題也隨之增加。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根據人類與自然研究所的研究來看,印度是排放溫室氣體的三大國家之一,佔據全球總排放量的6.8%,如果印度繼續走這種舊的發展模式。

那麼隨着世界碳排放任務的推進,印度的碳排放量將會增至70億噸。

所以不少學者對印度當前的集約化種植感到了擔憂,事實上不僅是國際方面,印度本身也對這種種植方式感到難受。

先來簡單地了解一下什麼是集約化種植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印度的集約化種植

事實上這種聽起來很先進的種植技術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在世界各地實踐,然後推廣至歐洲、拉丁美洲以及中國境內。

簡單來講,集約化種植讓農作物種植得更加密集,通過集約化管理來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雖然我們前面有說到這種種植技術給印度帶來的影響,不過該方法在農作物生產方面也有不少好處

比如種植更多的伴生植物,比如一邊種植需要昆蟲傳播授粉的植物,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昆蟲或者植物,使得另一種植物的生長趨勢更好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集約化帶來了更好的土地利用,減少了土地浪費,並且密集的農作物使得雜草也相對更少。

這同樣也體現在農作物的灌溉上,更多的植物雖然被種植到了一起,但相應能夠獲取水源的地方變得更多了。

總體來講,這種農業生產方式在管理和生產方面有着不少優勢,因此在印度這個農業大國,集約化種植方式被廣泛推崇。

但為什麼這種方法最終卻成為了未來的隱患,甚至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印度農業的走向

農作物種植通常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於土壤健康,由於集約化耕作,農作物對養分的過度汲取,以及通過有機和無機來源的補充較少。

這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濫用嚴重,最終導致土地疲勞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土壤健康影響着植物生長

就農業生產來看,土壤健康下降一般被認為是農作物產量停滯或者下降的原因之一。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016年的相關研究中發現,有超過1億公頃的土地正在遭受各種形式的退化,其中水蝕是最主要的原因。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日益貧瘠的土壤

由於水蝕帶來了有機碳流失、養分失衡、土壤板結,另外還導致土地累積了重金屬農藥污染

另外,由於被侵蝕的土壤導致水庫淤積,由此進一步減少水庫容量,最終進一步影響相關的灌溉區域。

根據印度相關部門的統計,由於水蝕的影響,印度的主要農作物每年會損失1340噸,經濟方面則是2053億盧比的損失。

反覆的洪澇災害讓不少土地出現了鹽鹼化,並且還會導致閑置土地的出現。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水蝕帶來的變化

前面我們講到印度如今在發展過程中,農村、城鎮人口帶來的生產力轉移。

隨着城市化的推進,化學物質引起的土壤毒化也在進一步增加。

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工業廢料被傾倒在土壤中,其中大多數重金屬都具有致癌作用。

而在2017年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印度農業還出現了氮肥缺乏的情況,旁遮普邦等地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氮肥缺失。

除此之外,印度還有氮肥使用過量的情況,這種極端分化表現都已經在警告印度農業需要尋求一種新的發展路線。

地球似乎正在變綠?原因就在中印,但NASA方面對印度很擔憂 - 天天要聞

氮肥缺乏和濫用如今也是印度農業的問題

NASA在此次的任務調查中了解到了全球綠化的狀態,但同時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農業對於當今世界來講至關重要,它仍然是發展一切的基礎。

面對未來日益嚴峻的氣候問題和潛在的糧食危機,該問題不僅是印度需要考慮的,這更是全人類所要面臨的一種困境。

如何走出困境,或許未來的解決辦法就在當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