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2022年06月29日20:06:20 科學 1777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6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照相機(LROC)官網發布文章稱,項目團隊科學家在月球影像中發現了兩個大坑,可能與此前神秘的太空飛行物相關。這引發了國際深空探測學界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月球表面的坑洞不計其數,為什麼這兩個大坑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它們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兩張影像圖,捕捉“連環坑”

今年早些時候,眾多國內外通訊社和網絡媒體報道,北京時間2022年3月4日20點25分,一個來歷不明、重約3噸的飛行物以每小時9290公里的速度衝撞上月球背面的赫茨普龍環形山。但由於撞擊點是在月球背面,而且當時沒有任何月球衛星在撞擊點的上空,人們沒能第一時間獲得這次撞擊的準確位置和狀況。

近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對比分析撞擊事件發生前後的兩張高分辨率影像,分別是LROC在2月28日和5月21日過境赫茨普龍環形山時所拍攝,不僅確認了這次撞擊事件,而且還意外發現,這個身份不明的飛行物撞擊形成了兩個連環撞擊坑,東邊直徑18米的撞擊坑部分疊加在西邊直徑16米的撞擊坑上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2月28日和5月21日拍攝的高分辨率影像揭示了神秘飛行物在月球背面(北緯5.226°, 東經234.486°)的歸宿。圖源: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是誰“坑了”月球?

造成這兩個“連環坑”的飛行物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7年前,有以下幾個猜測。

1

近地小行星?

首先,這個飛行物早在2015年3月14日就被美國卡塔琳娜巡天系統首次發現。被發現時,它的位置很高,離地球比較遠,被認為是一顆近地小行星,並賦予編號WE0913A。然而,一位巴西天文學家在分析了這個物體的飛行軌跡後發現,該物體是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運行,而不是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因此判斷它可能不是天然小行星,而是人造太空垃圾。

2

SpaceX火箭殘骸?

巧合的是,2015年2月11日,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航天公司曾使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射了深空環境觀測衛星DSCOVR。這個飛行物的發現是在DSCOVR發射的一個月後,並且DSCOVR曾於2015年2月13日穿越月-地空間。

據此,美國天文學家比爾·格瑞(Bill Gray)推測,這個飛行物應該是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殘骸。今年1月21日,格瑞在天文網站ProjectPluto上預報,這個獵鷹9號火箭殘骸將在3月4日撞擊月球。那將是大型人造太空垃圾第一次無意中墜落月球,因而立即引起了天文與深空探測學界的高度關注。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運載DSCOVR的獵鷹9號火箭。圖源:SpaceX

由於飛行物的數據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對格瑞的預報進行檢查驗算。美國航天局的一位專家在核對了相關的軌道數據後指出,DSCOVR與月球的距離太遠,它的運載火箭殘骸無法到達這個飛行物所在的高度,從而推翻了該飛行物是獵鷹9號火箭殘骸的推論。

3

嫦娥五號運載火箭殘骸?

獵鷹9號的猜測被推翻後,格瑞便往前追溯更早的航天發射任務,他找到了2014年10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T1試驗器的任務,並認為這個飛行物極有可能是執行那一次任務的長征三號丙火箭末級推進器的殘骸。

對此,我國航天界否認了他的這一推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明確表示,根據中方的監測,嫦娥5號任務相關火箭的末級已墜入地球大氣層,並完全燒毀。專門從事監測衛星和空間垃圾任務的美國空間部隊太空控制中隊18SPC公開的追蹤數據也顯示,執行CE-5T1任務的長征三號丙火箭的末級(國際代號2014-065B)已經於2015年重返大氣層。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長征三號丙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T1任務,圖源:新華社

兩個大坑有何神秘之處?

這個墜落月球的飛行物迄今仍然撲朔迷離,而它撞擊月球表面所形成的“連環坑”又給它添加了新的神秘色彩。

為什麼說兩個大坑具有神秘色彩?事實上,火箭殘骸墜落月球不足為奇,早在阿波羅年代就發生過多次,運載美國阿波羅13號、14號、15號等火箭的殘骸都曾墜落到月球表面。不同的是,通常火箭殘骸形成的都是單一的撞擊坑,這是因為火箭箭體一頭是發動機,另一頭是燃料罐,燃料耗盡後便是空的,只有發動機一頭是重的,因此殘骸墜落一般只會出現一個撞擊坑。這個飛行物卻撞出了兩個坑,表明它很可能是一個兩頭重的傢伙。這一發現將使科學家離揭開飛行物的真實身份更近一步。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讀特專稿 | 神秘飛行物留下“連環坑”,是誰“坑了”月球? - 天天要聞

新形成的連體雙撞擊坑與阿波羅運載火箭殘骸墜落月表形成的單體撞擊坑形成鮮明對照。圖源: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讀特+新聞

美方稱太空一火箭殘骸來自中方探月任務,外交部回應

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一枚火箭殘骸預計會在3月4日撞上月球背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析認為,該殘骸可能來自中國於2014年為執行探月任務發射的運載火箭推進器。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關於此事的專家分析和媒體報道。根據中方的監測,嫦娥五號任務相關火箭的末級已安全墜入地球大氣層並完全燒毀。中方始終基於國際法發展航天事業,切實維護外空活動的長期可持續性,我們願就此同各方開展廣泛的交流合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