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細顆粒物穿透生物屏障及毒性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2022年06月29日09:54:41 科學 1216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北京積水潭醫院等單位合作,在大氣細顆粒物穿透生物屏障及毒性效應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Qi, et al. PNAS.2022)、Nano Today(Qi, et al.Nano Today.2022)、Antioxidants(Yan, et al.Antioxidants.2022)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Yan, et al.J Control Release.2022)上。

目前,大氣顆粒物污染的健康效應得到廣泛關注。呼吸暴露可導致細顆粒進入肺部,並穿越氣血屏障進入血液循環中;進入血液循環的顆粒物可跟隨血液循環分布到不同器官和組織中。然而,現階段對於顆粒物的組織靶點,特別是穿越生物屏障的情況了解甚少。為此,科研人員通過合作研究,利用球差校正透射電鏡和高倍透射電鏡表徵等技術,發現在腦部疾病患者的腦脊液樣本中有外源性的顆粒物,通過形貌、粒徑和化學組成等的比對,鑒定出之前尚未報道過的顆粒物,例如馬來亞石(malayaite)和二氧化鈦(anatase)等,並鑒定出在其它組織器官中被報道過的顆粒物,例如含鐵、含硅和含鈣的顆粒物。該研究團隊進一步使用動物模型進行驗證,並藉助同位素示蹤技術,確認呼吸暴露的細顆粒物可穿透氣血屏障進入血液循環,最終傳輸到大腦組織內,同時損傷血腦屏障。體外的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模型進一步驗證了上述發現。同位素標記結果顯示,細顆粒物在腦組織中的滯留時間比肝臟和脾臟等其它器官更長,提示了對神經系統長期的慢性健康危害。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PNAS(Qi, et al.PNAS. 2022)。

科研人員還利用臨床資源、實驗動物模型等,發現了大氣顆粒物在骨關節的分布,該項研究為大氣顆粒物的長期暴露與骨關節退行性疾病的發生提供了佐證,相關研究發表於Nano Today(Qi, et al. Nano Today. 2022)。此外,該團隊發現大氣老化顯著影響顆粒物的毒性效應;該團隊在發光納米顆粒物的轉化毒理方面也取得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Antioxidants(Yan, et al.Antioxidants.2022)和JCR(Yan, et al. J Control Release.2022)。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和中科院有關項目支持。

大氣細顆粒物穿透生物屏障及毒性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 天天要聞

圖1.該研究的整體實驗設計示意圖(a)及外源性細顆粒物經呼吸暴露進入大腦的路徑(b)

大氣細顆粒物穿透生物屏障及毒性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 天天要聞

圖2.經呼吸暴露細顆粒物入侵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示意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通報 | 浙江大學王林波團隊總結細菌對腫瘤轉移的影響 - 天天要聞

科學通報 | 浙江大學王林波團隊總結細菌對腫瘤轉移的影響

近日,浙江大學王林波教授課題組在《科學通報》發表了題為“細菌對腫瘤轉移的影響”的評述文章,對細菌與腫瘤轉移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文章闡明了細菌與腫瘤轉移的關係,區分了胞內菌和胞外菌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探索細菌通過直接影響腫瘤細胞和通過腫瘤微環境的方式影響腫瘤轉移的作用機制,討論了目前研究中存...
港媒:中國科學家開發出AI模型或可預測全球洪水 - 天天要聞

港媒:中國科學家開發出AI模型或可預測全球洪水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1日報道,中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以預測世界各地的洪水風險和跨區域流量,甚至可以對缺乏水文記錄的流域進行預測。該模型名為ED-DLSTM,不同於其他預測模型依賴歷史流量數據,它使用海拔和降水等屬性。由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在同行評議...
“鄭州航空港號”衛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鄭州航空港號”衛星發射成功

從今天起,夜晚璀璨的星空中,將會有一顆星星的名字以“鄭州航空港”來命名——北京時間2024年5月20日11時6分,“鄭州航空港號”衛星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纖維電池技術新突破:衣服可為電子設備充電 - 天天要聞

纖維電池技術新突破:衣服可為電子設備充電

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手機可放在編織有纖維電池的織物上充電。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一件柔軟透氣的衣服,不僅可以儲存能量,還能便捷地為手機、手錶等隨身電子設備供電。這一曾存在於科幻作品中的場景,已經變成了現實。
翱翔吧!獲救猛禽將在佛慧山重新飛向藍天 | 生物多樣性日 - 天天要聞

翱翔吧!獲救猛禽將在佛慧山重新飛向藍天 | 生物多樣性日

《濟南時報》5月20日報道 由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和濟南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的2024年濟南市“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將於5月22日在佛慧山廣場舉行。活動當天,兩隻被救助的猛禽——蒼鷹、大鵟(kuáng)將在這裡被放歸大自然。 猛禽飛來佛慧山 “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和鴞形目中的所有鳥類的總稱,指兇猛的掠食性鳥類。”...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揭曉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選 - 天天要聞

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揭曉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選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在上周末的第三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上,第五期“新發現·科普書單”揭曉,20種入選圖書,其中“科學人文”子書單8種,“科學生活”子書單8種,“科學少年”子書單4種。新一期“新發現·科普書單”的評選範圍是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出版的科普新品。經過16位初評專家和7位終評專家的認真評審,最終《...
極強地磁暴帶來多彩極光是怎樣產生的? - 天天要聞

極強地磁暴帶來多彩極光是怎樣產生的?

前幾天,新疆阿勒泰等地觀測到了極光現象,而我們以往聽說的極光,往往是在南北極或者緯度很高的地方才有。那麼這次極強地磁暴帶來的極光與通常極地出現的極光有什麼不同呢?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這次的極光現象進行了分析。畫面里的極光視頻,是5月11日凌晨,攝影和天文愛好者在新疆阿勒泰天文台拍攝...
歷史上最慘的宇航員! - 天天要聞

歷史上最慘的宇航員!

謝爾蓋·克里卡廖夫,這位前蘇聯宇航員的傳奇經歷,無疑是人類航天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蘇聯和俄羅斯兩個時代,見證了航天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宇航員們心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