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們清潔毛孔的小蟎蟲,面臨滅絕危機

2022年06月26日18:59:02 科學 1716

為我們清潔毛孔的小蟎蟲,面臨滅絕危機 - 天天要聞

人類一直不孤單,從出生起,我們臉上毛孔就有某種生物作伴,名字是毛囊蠕形蟎。近期英國科學家以DNA定序徹底研究這些以人類臉部為家的物種,發現因太依賴人類,不斷近親繁殖後面臨生存威脅。

我的臉是小蟎蟲溫暖的家

每天晚上人們會刷牙、洗臉、擦乳液後就寢睡覺。但這時在我們臉上生活的小蟎蟲才正要開始一天活動。

這些以臉部為家的小蟎蟲,正式名稱是毛囊蠕形蟎(Demodex folliculorum)。長度只有0.3毫米,棲息在臉部肌膚的毛囊和皮脂腺附近,最常出沒區域是鼻翼與眼睫毛。

First off, yes, there are tiny mites on your face (90% chance, anyway).

These little critters, known as Demodex folliculorum, feast on the oil that oozes from your hair follicles. (Aren’t they cute)”

為我們清潔毛孔的小蟎蟲,面臨滅絕危機 - 天天要聞

超過90%人臉上都有毛囊蠕形蟎,但牠們唯一傳播路徑只有從母親傳給孩子。(Source:Pixabay)

因為愛你,改變基因

佩羅蒂表示:“我們分析毛囊蠕形蟎與其他類似生物基因排列方式很不一樣,這可能是牠們太適應人類毛孔的隱蔽生活,故改變了DNA,也導致牠們出現特別的身體構造與行為。”

研究人員發現,節肢動物負責調節何時清醒、何時睡覺的基因,在毛囊蠕形蟎DNA已看不見了,這也讓毛囊蠕形蟎極依賴人類作息。佩羅蒂解釋:“入夜後,當我們熟睡,毛囊蠕形蟎才會拜訪毛孔,然後在裡面愛愛、生小孩。”

人類會在夜晚自動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當棲息在皮膚上的毛囊蠕形蟎發現到褪黑激素上升,就會醒過來活動;相反地,白天人類褪黑激素下降,毛囊蠕形蟎這時就回到毛孔內入睡。

另毛囊蠕形蟎只在夜間活動,研究也分析出牠們不再有免於紫外線傷害的基因。

走向滅絕一條路

雖然約從2億年前起,蟎蟲就與人類、哺乳動物創建親密關係,但毛囊蠕形蟎卻過於依賴人類,形成只會從人類母親傳到小孩身上的機制。也就是說,毛囊蠕形蟎不會離開人臉找尋新交配對象,即便人類頻繁交換毛巾擦臉,自家毛囊蠕形蟎也不會跑到對方臉上。

這樣近親繁殖也使毛囊蠕形蟎遺傳多樣性慢慢喪失,代代相傳後,毛囊蠕形蟎基因差異性越來越小。當基因庫不再有變化,最後就會面臨滅絕。

跨越物種的友誼

此次研究,研究人員也消除過去錯誤推論,希望替毛囊蠕形蟎扳回一點名聲。

毛囊蠕形蟎一生約2~3周。過去人們推論毛囊蠕形蟎沒有肛門,會將所有糞便存在體內,死去時造成人類皮膚出現發炎反應或痤瘡問題。但這次經過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牠們有肛門。

此次研究共同作者、英國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自然科學學院研究者布雷格(Henk Braig)澄清:“長久以來毛囊蠕形蟎都被錯怪了。從研究得知,牠們長久以來與人類的關係,讓牠們發展出對人類有利的部分,舉例說,牠會讓我們的毛孔不會堵塞。”

兩位英國研究者希望這次研究後,人們重新評估這些生物對人類生活的用途。毛囊蠕形蟎對皮膚健康有好處,其實牠們與人類和平共處,是共生的好夥伴。

但人類能避免毛囊蠕形蟎走向滅絕之路嗎?佩羅蒂表示“我認為我們無法阻止自然,而且我們也不該這麼做。但維持健康的肌膚就夠讓牠們繁衍下去”。

(首圖來源:““User:Alan R Walker (talk) 09:16, 28 January 2014 (UTC)””,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 天天要聞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灣。像福建省省會福州這樣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會,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構造的一個奇蹟。▲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圍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圍,基本沒有缺口河口最常見的是三角洲。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5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廣播電視台承辦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成都成功舉行。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出席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正林出席比賽並擔任評委。成都海關、省氣象局...
中國與巴西推進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方面合作 - 天天要聞

中國與巴西推進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方面合作

IT之家 5 月 17 日消息,中國、巴西航天合作已有 30 年以上歷史(1988 年 7 月中巴簽署關於核准研製地球資源衛星的協議書),此前已聯合研製多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為拉美、非洲、東盟等地區的諸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 50 余萬景遙感衛星數據。國家航天局官方現宣布,局長張克儉 5 月 16 日以視頻方式與巴西航天局馬可・安東尼...
NASA供應商:阿波羅號把幾百公斤重的月球車送上去毫無實際意義 - 天天要聞

NASA供應商:阿波羅號把幾百公斤重的月球車送上去毫無實際意義

在探討NASA阿波羅登月計劃及其科學價值時,我們不能僅僅從物資運輸的角度來衡量其意義,而應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歷史、科學與技術進步的背景中綜合考量。阿波羅計劃,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壯舉,其深遠影響遠遠超越了“送幾百公斤重的月球車”或“帶回幾百公斤月球岩石”的表面現象。
"巴鐵驚喜!嫦娥六號釋放神秘衛星,中國航天再創輝煌 - 天天要聞

"巴鐵驚喜!嫦娥六號釋放神秘衛星,中國航天再創輝煌

震驚!最新消息傳來,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確認,嫦娥六號在執行月球探測任務期間,成功釋放了一顆神秘衛星。這一突破性的事件令整個航天界為之振奮,更讓國內外航天愛好者紛紛矚目。嫦娥六號釋放神秘衛星引發科技熱潮中國航天科技再上新高峰!
台灣網友淚目感嘆:“團團”“回來”了! - 天天要聞

台灣網友淚目感嘆:“團團”“回來”了!

17日,台北市動物園在“瀕危動物故事館”展出已病逝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的形態標本。據悉,“團團”做得非常逼真,包含舌頭、蛀牙、口水都真實呈現,喚回粉絲們與它共度過往點滴。“好想念‘團團’!”“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
搭建粵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廣州堅持科普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 - 天天要聞

搭建粵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廣州堅持科普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

5月17日下午,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廣東科學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廣州科普聯盟主辦的2024年粵港澳科普交流系列活動暨科普能力培訓會在廣東科學中心圓滿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廣州科普聯盟、廣東省科技館研究會成員單位代表、科普融媒體戰略共建單位和媒體單位代表等約300人參加會議。記者了解到,近...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北京通州發布(bjtzfb)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了解到:這段時間,路過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的市民群眾不難發現,一排排老樓被圍起綠網和腳手架,工人們正有序地為老宅“換新裝”。區別於其他項目,沙盤模型、智慧大腦、電動施工平台、外牆噴塗機器人……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賦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