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開人肝細胞更新的長期謎題

2022年06月04日23:22:06 科學 1483
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開人肝細胞更新的長期謎題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肝臟是非常重要的“五臟”之一,它負責清除我們體內的毒素。由於持續與有毒物質打交道,肝臟也時刻處於高風險之下,好在它具備了一種在受損後自我再生的獨特能力。這要歸功於肝細胞的增殖能力。

眾所周知,隨着年齡增長,絕大部分器官都會逐漸老化。肝臟在這一過程中又是如何變化的呢?肝實質細胞是會不斷更新?還是會像心肌細胞和神經元一樣屬於長壽細胞,在幾十年時間裡都能保持其結構和功能完整?截至目前,這仍是一個待解之謎。

過去基於動物模型的研究給出了相互矛盾的結果:一些研究估計嚙齒動物的肝細胞年齡在200到400天之間,從而指出了肝細胞長壽的可能性;而另一些研究則表明肝細胞會不斷更新。

顯然,上述結論為人類肝細胞更新之謎又蒙上了一層面紗。

2022年5月31日,發表在Cell子刊《Cell System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揭開了這一長期謎題。該研究告訴我們,肝臟是一個“永葆青春”的器官。

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開人肝細胞更新的長期謎題 - 天天要聞

確定人類細胞的生物學年齡一直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因為通常用於動物模型的方法不適用於人類。因此,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仍缺乏對人類肝細胞更新動力學特徵的全面探索。

在這項新研究中,一個由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和臨床學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找到了一種直接評估人類肝細胞年齡的方法。他們通過回顧性放射性碳出生年代測定和數學建模,提供了一個全面的人類肝細胞更新模型及其年齡分布。

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開人肝細胞更新的長期謎題 - 天天要聞

該團隊分析了多名死於20歲至84歲之間的人肝臟。令人驚訝的是,所有死者的肝細胞年齡幾乎相同。也就是說,無論是20歲還是84歲,肝臟的平均壽命都不到3歲。

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開人肝細胞更新的長期謎題 - 天天要聞

研究結果表明,肝臟質量對身體的需求是通過不斷更替肝細胞來嚴格調節,即使在人到老年的時候也能維持這一過程。這種持續的肝細胞更替對於肝臟再生和癌症形成的各個方面都非常重要

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開人肝細胞更新的長期謎題 - 天天要聞

然而,並不是肝臟中的所有細胞都能保持如此年輕。一小部分細胞在自我更新之前可以存活10年。這種肝細胞亞群攜帶的DNA比典型的肝細胞多。

該研究通訊作者、德累斯頓大學德累斯頓再生治療中心負責人Olaf Bergmann博士解釋道:“我們大多數細胞都有兩套染色體,但有些細胞隨着年齡的增長會積累更多DNA。最終,這些細胞可以攜帶四套、八套甚至更多套染色體。”

當將典型肝細胞與含有更多DNA的肝細胞進行比較時,研究人員發現它們在自我更新方面存在根本差異。典型細胞大約每年更新一次;而含有更多DNA的細胞可以在肝臟中存活長達十年。隨着年齡增長,這一比例逐漸增加。

Bergmann說:“這可能是一種使我們不積累有害突變的保護機制。下一步,我們要確認慢性肝病是否存在類似的機制,因為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疾病可能會轉化為癌症。”

Bergmann表示,確定成人肝細胞更新的這些特徵非常重要,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與年齡相關疾病和肝癌的發展

該團隊還探索了驅動其他被認為是靜態組織的再生機制,如大腦或心臟。該團隊此前曾利用他們在回顧性放射性碳出生年代測定方面的專業知識,表明新的大腦和心臟細胞的形成不僅限於產前,而且貫穿一生。目前,他們正在研究慢性心臟病患者是否能產生新的人類心肌細胞。

Bergmann總結道:“我們的研究表明,直接在人體內研究細胞更新在技術上非常具有挑戰性,但它可以為人類器官再生的潛在細胞和分子機制提供無與倫比的見解。”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s.2022.05.001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字節、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字節、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字節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