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道,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和荷蘭的天文學家們,通過位於荷蘭的LOFAR(低頻陣列望遠鏡網絡),在尋找系外行星的過程中,發現了19顆紅矮星發出的信號,這19顆紅矮星都來自於165光年之內,其中4顆紅矮星的信號尤為特別。
那麼,這19顆紅矮星發出的信號,有何意義呢?
在恆星活動的過程中,恆星本身也是會發出電波的,特別是恆星發出的能量,在和周圍的行星磁場相互作用的時候,更是會釋放出一種更為強大的無線電波。
在太陽系中,這樣的無線電波伴隨着太陽風的活動,是經常容易被捕捉到的,特別是太陽和地球磁場之間,不過,在太陽系之外,科學家們卻從未捕捉到類似的無線電波。
一直到這一次通過LOFAR去進行搜索的時候,意外在4顆紅矮星傳來的信號中,發現了類似的無線電波,這也意味着,在這4顆紅矮星周圍,極可能存在着多顆行星,這代表我們又發現了4個完整的恆星系統。
那麼,這4顆紅矮星周圍,有可能存在生命嗎?
紅矮星是一種小質量的恆星,它們的質量最大不會超過太陽的50%,顏色偏紅,表面的溫度也要更低,當然,這一類的恆星壽命也要更長,研究認為,紅矮星的壽命至少都在數百億年甚至上千億年以上。
在宇宙中,最常見的恆星類型就是紅矮星,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銀河系中75%以上的恆星都是紅矮星,而且在很多紅矮星的周圍,也都是存在着多顆行星的,比方說距離地球39光年外,被稱作“迷你太陽系”的恆星系統RAPPIST-1,它的母星就是一顆紅矮星。
雖然紅矮星RAPPIST-1的半徑,僅有太陽的八分之一,但是它的周圍已知的行星就有7顆,而且還都是類地行星,這也讓RAPPIST-1成為地球周圍,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是外星文明的恆星系統之一。
當然,多年來通過對紅矮星的研究,也有很多研究者認為,宇宙中真正的生命搖籃,事實上就是在紅矮星系統之中,一個是因為紅矮星的數量是最多的,它也符合我們猜測“宇宙生命普遍存在”的觀點。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紅矮星系統的壽命都很長,最短也有數百億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是足夠孕育生命和文明出來的。
而且很多紅矮星的宜居帶中,也都存在着類地行星,比方說距離我們最近的紅矮星系統——比鄰星,它的宜居帶中,就有一顆疑似存在生命的類似行星比鄰星b,去年年底接收到來自於比鄰星b的神秘窄頻無線電信號後,就曾讓很多人懷疑,可能比鄰星b上已經存在着文明了。
因此,這一次發現的這4顆紅矮星周圍,也是極有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甚至不排除有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因為它們發出的超強無線電信號,和地球磁場與太陽風作用所產生的無線電信號很像,因此,可以推測這4顆紅矮星周圍的行星都是非常活躍的,而且行星上都會出現強大的極光,就好像地球的極光一樣。
目前來看,在這4顆紅矮星周圍,應該是存在着質量和地球差不多的行星,因為如果質量比地球小很多,那麼,是不會產生如此強大的無線電信號。
那麼,如果真的有生命,我們又該怎麼辦?
對於現階段的人類來說,我們從系外行星中發現生命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我們目前的探測設備,根本就無法直接對系外行星的表面進行觀測,都是通過採集觀測數據來進行分析的,以及通過行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結合其它的數據來判斷是否處於宜居帶內。
因此,即使這4顆紅矮星的周圍真的存在生命,我們也是很難發現的,除非這4顆紅矮星周圍存在着外星文明,並且這些外星文明主動和人類取得聯繫,我們才可以得知他們的存在,否則,我們能做的,仍然只是初步的觀測分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