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緊湊的城市中充分利用風能

2021年10月12日21:38:02 科學 1783

英文:By Barry Fitzgerald,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如何在緊湊的城市中充分利用風能 - 天天要聞

在緊湊的城市環境中,風能技術的三個潛在位置。來源:Yu-Hsuan Juan

風能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這些特點幫助風能技術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貢獻者,這是考慮到我們城市的規模和人口不斷增長所需要的。這些城市環境當然可以受益於風能戰略的實施,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她的博士研究中,Juan Yu-Hsuan研究了如何在緊湊的城市環境中提高城市風能潛力。她的研究表明,高層建築的合理設計可以帶來與城市風能相關的令人興奮的新可能性。

在我們的城市中限制城市蔓延並同時實現更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的一個方法是採用緊湊城市的概念。緊湊型城市是指通過良好的規劃來實現整體上更緊湊的可持續城市建築形式或布局的概念,不僅涉及更高密度的高層建築,而且還通過一個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統連接起來。隨着城市密度的增加,高層建築密集城市的設計和可持續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更多的湍流

100米或更高的建築在世界上許多城市都很常見,這些建築容易受到高空風的影響。如果我們不利用這種結構來生產高空風能,那將是巨大的浪費。當風通過高層建築之間的狹窄空間時,更快的風速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然而,在城市地區,由於地形的複雜性和不均勻的粗糙度,風傾向於更湍流和更難以預測。因此,高分辨率和準確的城市風評估對於收集信息至關重要,這些信息可以用於設計設施,充分利用風能。作為城市早期設計的有效工具,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模擬已被公認為分析城市風能潛力的關鍵工具。

位置,定位,布局

在她的博士研究中,Juan Yu-Hsuan探索了城市風能發電的潛力,該潛力受城市布局、建築轉角設計和城市密度等一系列參數的影響。CFD驗證結果表明,計算結果與風洞實驗結果吻合較好。

Yu-Hsuan指出,由於眾所周知的集中效應,建築物之間的間距通常比緊湊的高層建築區域的建築高度非常小,但可以顯著增加平均風速和風能潛力。因此,當談到描述和提高城市風能潛力時,建築幾何形狀及其布置的影響是特別有趣的。

Yu-Hsuan的研究表明,通過早期的城市設計規劃,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更廣泛的設計方案,從而設計出所謂緊湊城市中的高層建築的最佳配置,實現城市風能收集以實現可持續城市發展的可行性。

點評:關於本文對於風能的定義,有些不同的觀點——談風能清潔和無污染,也要全盤考慮相關的利用(設備製造等)環節;此外,按現在的理論,風能源自太陽,我們對風能的利用也是在和大自然分享太陽能,對環境也是有影響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 天天要聞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萬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牆角落間,一抹橘紅悄然綻放,如火般攀上了粉牆黛瓦之間。它不語,卻在風中輕輕搖曳;它不爭,卻已佔盡院中高處的風光。凌霄花,顧名思義,“凌於霄漢”,是花中少有的“高處開花者”。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 天天要聞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探索永無晨昏線晨光破界·院士領航科學探索永無界限,精神傳承跨越晨昏!為致敬科研人的堅守,科學出版社特別推出「探索永無晨昏線」欄目,首期攜手92歲高齡的水利水電泰斗張楚漢院士,為讀者獻上珍貴限量親簽簽名卡!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着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